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荧屏京剧偶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3:09 今晚报

  现在在电视台拍的京剧多用实景。譬如演《艳阳楼》,恶霸高登与众英雄开打时就用青瓦、白墙、月亮门、扇面窗作背景。本是通过虚拟的开打动作,包括开打中的暂停亮相等,使人想像那真实的拼杀景象,现在配上了实景,则不但无助于观众以虚见实的想像,反而产生了一种滑稽的虚假感,好像是高登这些人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在做游戏似的。另外,电视中的京剧还特别爱拍近景镜头,有时也显得不够合适。正如观赏书画,有的宜近不宜远,有的宜远不宜近。京剧的扮相造型、身段动作的设计,原是为舞台下距离较远的观众设计

的,远观则美,近觑则未必美。所谓“吃饭别进厨房,看戏别上后台”,就有戏曲人物造型不大适于近看的意思。而在电视中却有过多的近景与特写,结果是有的柔美曼妙的扮相变成了俗艳刺目,造型雄壮的脸谱竟带上了几分狰狞,还有诸如挂在耳朵上的“髯口”的挂钩、演员脸上的汗珠等等也都一一清晰可见,使这些最好隐而不显的细部也被放大了端了上来。当然近景与特写镜头用得好,能比舞台更突现戏曲之美的例子也不少,如表现演员“耍眼”时,就会因用了特写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还有一点是对于取舍的随意性似应有所克服。即摄像机的镜头在拍照时应尽可能符合表演规律和观众的欣赏习惯,而力戒拍摄的随意性和简单化。什么是随意性?像《龙凤呈祥》,鲁肃在幕内念“慢、慢、慢哪!”然后带着严肃紧张的情绪出场,而这时的镜头如果还在慢悠悠地浏览着场上的其他人物,而使电视机前的观众干着急却看不到鲁肃出场时的身段、台步和神情,这就是一种随意性,其特点是没有分清主次与轻重。什么是简单化?简单化的拍摄法就是以唱为准,不论谁只要开口一唱就把镜头对准谁。这样做时,则往往把完整画面切割了,把未张口唱的人物都挡在了画面之外,有时是取配角不重要的唱而照之,不取同台主角的“做”而舍之,因而这种做法是简单化的。

  现在京剧不仅有剧场和舞台这个家,同时又有了电视荧光屏这个第二家园。这对于京剧和观众都是很好的事。而要把好事办好则须有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在我看来,用电视屏幕播放京剧最好能符合如下三个愿望:一愿多多照顾和尊重京剧以虚为实的特征,尽量不用实景,以免产生虚实不调的矛盾;二愿更科学地传播京剧的观赏性,扬其所长,不显其短,在画面的结构上不妨少一些特写,多一些舍近求远;三愿更完整地表现“戏味”之所在,而不仅仅注重一个“唱”字。

  不过,话说回来,演京剧而使用制作精良的实景未必不能得到部分观众的欢迎。譬如《智取威虎山》一剧“打虎上山”一场就是在林海雪原的实景前,杨子荣手持马鞭做着种种虚拟的舞蹈身段。人们不仅不以为怪,还以为是创新。然而,这是一种错觉,人们实际上是为那布景的逼真和演员形体动作的流畅而叹服,从而忽略了从密林深处突然有一个人一跳一跳地跑出来的那种不伦不类的可笑性。如果说这是创新也是一种低级的创新,对于提高青年观众的审美水平有损而无益。所以在拍摄电视京剧时,对于京剧使用素幕的传统并非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只是不宜用写实化的布景代之。我想如能在简洁、淡雅、绝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适当采用与戏的情调相适应的带有抽象艺术风格和民族情趣的背景,则是未为不可的。这样就会既显得新颖、讲究,而又没有虚实不调的毛病了。当然这样做比制作那种逼真的实景,在构思上则要难得多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