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也说“区域不平衡”(三角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2:10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最近,不时看到考生“自愿落榜”的消息。一些考生虽然考分不低,有些甚至达到了一本分数线以上,但自认为没有发挥最佳水平,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于是决定重新“回炉”,再搏一年。

  这种情况以前早有发生,今年似乎更为严重。媒体除了提醒考生“慎重”之外,似乎也不便说得太多,毕竟这是考生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不违反什么规定。

  不过,我注意到,这种事情似乎主要发生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这样的事情似乎要少。这是不是另一种“区域不平衡”呢?

  考了高分不愿去,能上大学却“自愿落榜”,一些考生甚至提出“非北大清华不上”。这其实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自己要有一定的禀赋,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当地要有比较充沛的教育资源,等等。与中西部相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孩子,至少在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试想,如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母砸锅卖铁让孩子读书,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他能不去读吗?再说了,中西部地区的录取比例也远比东部地区要低,即便家里有钱,能够供他再读一年,可风险要比东部地区的考生高得多,他敢冒这个险吗?

  选择“自愿落榜”,理由很充分:不考重点大学,将来怎么找到好工作?甚至一般的工作也难找。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尽人皆知。不过,仔细分析“就业压力”,也有“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在沿海地区,在大城市,就业压力大;在中西部地区,在农村基层,却又求才若渴。如果一些大学生放下身价,到中西部地区,到农村地区,或许就不难找到发挥才能的岗位。

  这样说,可能会被一些人讥为“站着说话不腰疼”。毋庸讳言,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创业环境,尚无法和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相比。很多人宁愿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扎堆“啃老”,也不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受罪”。这是否也是一种浪费呢?举国上下都在谈节约,殊不知,有一种更严重的浪费我们竟熟视无睹,那就是人才的浪费。

  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解决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东部地区要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除了资金、技术之外,人才资源也至关重要。具体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我们固然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中西部地区、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但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能够让大学生真正愿意去、留得下、做得出业绩。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27日 第六版)

  作者:汪晓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