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导弹司令杨业功(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5:10 中国青年报

  第二炮兵,是我军军兵种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而新型导弹部队,又是第二炮兵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打造出这支精锐之师的,就是杨业功少将和他的同行者。

  40年来,杨业功用他的满腔热忱,履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共和国战士的神圣使命。1年前,这位将军因病去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导弹事业。

  历史不会忘记,杨业功的卓著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使命在肩,必须往上冲

  40年前,在西部一所简陋的营房里,担任导弹操作号手的杨业功和许许多多导弹兵一起开始了艰苦创业。入伍第一年,个子不高、身体瘦弱的杨业功就脱颖而出,在部队专业比武中获得冠军。从那时开始,他一步步成长为二炮部队的一名高级指挥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筹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的任务,落在了杨业功肩上。

  杨业功深知担子重若千钧:国家和人民不允许自己失败。一场“恶仗”当前,杨业功和他的战友们咬紧牙关往上冲。

  新型导弹力量的建设是一项崭新事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装备没有到位,人员要从头教起,阵地和战场要逐个勘察新建……千头万绪,杨业功带着从基地数千官兵中挑出的11名技术尖子,白手起家。

  他们没有喘息的时间:组织部队进厂跟踪新武器生产,学习操作和指挥技能,以超常举措培训“酵母”人才;组织编写指挥程序、教材,超前探索模拟训练、仿真训练及心理训练方法;快速组织作战阵地使用检验和战场资源调查,加紧作战阵地建设;大胆摸索具有新型导弹部队特点的管理和训练模式……大山深处,一支支队伍在紧急集结,一列列战车在快速开进,一声声战斗口号响彻云霄。

  在这一年里,杨业功在事业上有了一个惊人的飞跃:他负责组建的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实现了“没有武器能训练,有了武器能打仗”的目标,部队当年组建,当年形成战斗力,当年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二炮兵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关乎国威军威,容不得失败

  1995年,基地奉命执行某重大军事行动。这是这支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第一次执行重大任务,也是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公开亮相。演习的成败,关乎整支部队乃至军队和国家的声誉。

  前线指挥的重任又一次落到了杨业功的肩上。面对“一无作战经验,二无发射阵地”的严峻现实,摆在杨业功和整个部队面前的是“倒计时”的演习准备。

  那段时间,南方某地正值酷暑。杨业功白天实地勘察,晚上图上作业,研究施工方案。凭着一股拼命劲儿,他带领部队在短短7天内就完成了平时需要30天才能抢修出的发射场坪。

  实弹发射进入倒计时,杨业功冒着生命危险留在现场近距离指挥,因为这是最有利于观察导弹升空的位置。突然,一枚导弹临近发射时出现故障。中断发射,后果难以想像。关键时刻,杨业功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胆识果断拍板,指挥官兵迅速排除故障。

  一枚枚导弹喷雷吐火,撕破长空。“漂亮!”观看演习的首长拍案而起。导弹6发6中———这一出色的战绩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期望,壮了国威军威。

  在杨业功心中,战场无小事。

  一次部队演习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按要求发射车在进场准备时必须提前测定方向定位线。某旅的一名指挥员认为这是演习,不是真打,便随意目测了一下。杨业功来到现场后,问:“精确吗?”指挥员回答:“差不多。”

  语音未落,杨业功急了:“差不多是差多少?马上重测!”事后,他又向官兵专门讲解了方向定位线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导弹飞行速度和精度的道理。从此,训练按战时标准测定方位线这一细节被作为“法规”写入了专业教程,沿用至今。

  有“本钱”就要干革命

  一些跟随过杨业功下部队的官兵说,司令员的时间不是用小时来计算,而是要用分钟来计算。

  2001年底,他在西北某地参加完二炮的一个会议后乘飞机赶到南方某市,当天又乘火车前往数百公里外的某旅。下车后,他立即拉着旅领导直奔阵地,天黑才回到营区。连续数天,他走遍了这个旅所有的作战阵地,接着又赶往另一个单位。

  很多人劝他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他总是说,“有‘本钱’就要干革命,不然要‘本钱’有什么用?”

  勘察导弹发射阵地是一项工作量极大、非常消耗体力的苦差事,而且勘察阵地本来是作战参谋的职责。但是,年过半百的杨业功,亲自参与了整个新型导弹部队的阵地勘察,每一个导弹发射点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了阵地点位的准确性,杨业功经常要爬上数百米的山顶,搞清楚周围的地形地貌。

  熟悉杨业功的人都知道,他不喜欢坐下来听汇报、做指示,更愿意到工作一线“眼见为实”。1997年11月,杨业功到部队检查光缆铺设工作。听完汇报后,他仍不放心,亲自来到现场,找来竹竿标好尺度,然后趴在沟沿上一处一处地测量沟深是否达标。

  有人把杨业功比作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常规导弹部队建设的紧要关头,杨业功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把大衣和干粮搬进汽车,疗养、休假统统取消,日复一日地转战于群山环抱的阵地和训练场。

  长年累月地与时间赛跑,杨业功的身体越来越差。2003年12月,杨业功被查出患“十二指肠腺瘤癌变”,已到晚期。8个月后,这条硬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站着是棵树,倒下是根梁。”杨业功用他的一生,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潘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