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将军已经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9:10 解放日报

  我们来晚了,将军已经出发。就像他曾经的无数次出发一样,口令坚定,步履匆匆……

  他出发后的那个清晨,阵地上再一次响起将军为部队创作的军歌。“赤胆忠心,众志成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激扬的旋律回荡在崇山峻岭。

  将军已经出发,这竟是他最后的、永无复返的一次出发。一年前,将军因病去世。他

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军人,最大的憾事是没有打过仗,最大的幸福是国家处在一个和平盛世。”将军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燃烧、迸发!

  记住他吧———共和国新型导弹部队的建设者、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少将。

  使命如山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筹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的任务,落在了杨业功身上。

  1992年冬天,部队赴西北进行某新型武器低温实验性训练。每天凌晨4点开始,杨业功就带领着部队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携装拉动三四个小时,每次回来,衣领和眉毛上都结着一层冰碴,衣服从头到脚都冻成了冰坨,半天脱不下来。官兵们心疼他年纪大,劝他留守大本营坐镇指挥,可他坚决不同意,说:“第一手的资料必须是自己亲自获得的。”就这样,连续15天,他一天不落地率领部队奋战在一线,摸索出一套导弹武器在高寒环境条件下作战的重要经验。

  这一年,他负责组建的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当年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二炮兵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1995年夏天,是载入历史的一个夏天。新华社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东海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

  这是中国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时年50岁的杨业功再次领受重任,担负这次演习的一线指挥员。

  那些天,官兵们眼里的杨业功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边勘察,一边设计,一边组织修建发射场坪,他的越野车每天都没日没夜地冒着酷暑在山路上跑几百公里。他带领部队仅用7天时间就建成了平时需要30天才能修好的发射场坪。

  导弹6发6中———举国振奋,举世惊叹。

  1999年6月,杨业功走上基地司令员的岗位。在新老司令员交接大会上,他再次陈词:“组织把我放到这个位置,如果履行不好打得赢的使命,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上任后的第一次党委会上,杨业功提出:作为一支“拳头”部队,基地将把决战决胜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他的理想就是谋国家和民族之和平;这是一个一心想打赢、谋打赢的军人,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打赢更重要,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价值。

  杨业功先后率领部队高标准地完成了中央军委、第二炮兵组织的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为锻造共和国“拳头”部队做出了突出贡献。

  砺剑如战

  在基地,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杨司令员不是一个会做官的司令员,但绝对是一个能打仗的司令员。

  这是在某旅旅史馆听到的一件事。

  2000年,这个旅在基地率先提出每月实施全系统、全要素、全员额、全程序、全装备拉动训练。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不少人忧心忡忡,认为“五全”训练动用装备多,风险太大,弄不好出个事故,谁也难以承担责任。杨业功得知后,当即表态:“只要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就要大胆地干,决不能为保安全降低训练标准。有责任我来负!”

  2002年,已经57岁的杨业功,在基地党委常委中带头参加了军事科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学习。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伏在病榻上完成了题为《建立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应把握的问题》的毕业论文。

  杨业功以他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一名既懂指挥又懂技术,既通装备又通操作的“指技合一”型高级指挥员,为锻造共和国“拳头”部队奉献了他卓越的才能。

  杨业功的发明还有很多。其中“缩比飞行弹”是最有名的。以往在部队训练中,由于实弹发射代价昂贵,大多数训练只能是模拟操作,实弹发射能力无法得到检验和提高。杨业功大胆设想,多方求证,最终与技术人员一起研制出能用于模拟实弹发射且造价低廉的“缩比飞行弹”,有效地提高了部队实弹发射能力。这一成果得到军委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基地,无论你问任何一个官兵:杨司令员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

  他会告诉你:“是‘操作’,执行任务是‘操作’,训练是‘操作’,就连吃饭一类的事他也称为‘操作’。”

  如果你再问:为什么他爱用这个词?

  官兵们会乐了:“因为他脑子里装的全都是打仗的事啊!”

  阵地如命

  2001年的一天下午。

  “我15分钟后赶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口,你在那里等我,给你10分钟的汇报时间。”接到司令员杨业功的电话,某团团长直奔收费站。当他气喘吁吁赶到时,杨业功已经等在路边。“你迟到了,还有9分钟。”9分钟后,杨业功听完汇报后跳上车飞驰而去。

  这是杨业功日常作风的一个典型场景,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严、细、实,并带有强烈的硝烟味。

  对于一支导弹部队,阵地可以说是它的命脉。阵地的选择,阵地的布局……都将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杨业功所在的基地,阵地部署高度分散,点多、线长,为全面指导部队建设,特别是勘察好阵地,杨业功就像一个冲锋的战士,长年马不停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杨业功每年跑阵地的路程大都在15万公里以上。

  在一次演习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按要求发射车在进场准备时必须提前定位。某旅的一名指挥员认为这是演习,不是真打,便随意目测了一下。杨业功来到现场后问:“精确吗?”指挥员答:“差不多。”话音未落,杨业功就质问:“差不多是差多少?马上重测,必须绝对精确!”事后,他专门向官兵们讲解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导弹飞行速度和精度的道理。他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打起仗来就会吃败仗,就会葬送官兵的生命!”从此,训练按实战标准测定方位线这一细节,被作为“法规”写入了专业教材,沿用至今。

  基地的多位将领这样评价他们的司令员:杨业功是把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变革的目标变成现实的人,他是开拓者,组织者,践行者;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是将军,又永远保持了士兵的本色。

  将军与士兵,还有什么比这两个形象的高度统一,更能传达出杨业功的内蕴!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张选杰 李国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