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关注中国汇率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9:24 环球时报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称,人民币升值

  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在经济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表明存在了十几年的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制度已经结束,并化解了潜在的中美贸易大战,如果这两个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发生碰撞,

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对其他国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应对此心存感激。

  一些西方银行预测,到今年年底人民币会升值35%。但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削弱中国巨大的出口优势,而北京知道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稳定的出口。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很低,现在只有1.6%(原文如此———编者注)。货币过度升值会大幅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导致通货紧缩,这也是北京不希望看到的。

  这两个原因使我认为中国会允许人民币继续升值,但幅度很小,而且时间跨度很长。由于有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北京有能力应对海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再加上严格的资本控制,中国可以抵抗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

  总之,白宫不会看到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竞争力也不会伤及筋骨。因此,与其说是人民币升值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力量,倒不如说使人们看清了中国对世界经济施加的影响。这才是最具有历史意义的。

  (摘自7月24日《每日电讯报》,原题为“中国证明现在谁是老板”,作者利亚姆·哈利根,丁力译)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文章说

  汇制改革显示中国政策自主性

  21日中国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外界认为,在各国政府、经济界人士预想不到的时刻,中国突然宣布人民币升值,显示出中国政府自始至终自主实行汇率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做出政策转变时,一般都采取先在一个地区进行试验的“稳步前进”政策。引进外资、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承认私营企业等,都是在试点成功之后才推广到全国。但外汇政策不同,只能一次性在全国实施。因此,中国很可能先使人民币小幅升值2%,然后分阶段逐步扩大变动幅度。

  中国应调查广场协议使日本升值后的情况,把此次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升值带来的不景气”。但无论如何,人民币已经踏出了走向国际货币的第一步。

  (摘自7月23日《富士产经商报》,原题为“人民币升值,最终渡过卢比孔河”,作者上原隆,段东海译)

  法国《解放报》文章指出

  中国产品仍不可战胜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数字的措施,而且有很多象征意义。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曾一度极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美国确信人民币的低值使“美国制造”在商业领域处于劣势。

  最近10年,人民币汇率一直盯住美元,近几个月来,美国一直希望推动人民币升值。在长时间的僵持之后,中方终于在周四晚上制造了一个惊喜,宣布了两个配套措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今后人民币汇率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此次升值对于华盛顿方面来说,还是显得远远不够。对他们来说,人民币应该升值20%-30%,只有这样,中国出口产品相对于“美国制造”所多出的竞争优势才能被抵消。毫无疑问,2%的升值并不能带来多少有利于美国贸易平衡的变化,更不能消除其对中国的贸易赤字。

  在可预见的将来,期待人民币做出更重大的调整也是不现实的,中国方面已决定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实行区间为0.3%的低频浮动,然而中国方面并没有宣布“一篮子”的内容和标准。周四,北京方面做出了货币调整,然而数字却体现了谨慎性:北京不会采取一切可能影响本国经济稳定的特殊举措,周三北京宣布的经济同比增长9.5%的统计数字,正为这种谨慎的作风作出了注脚。

  周四宣布的这些措施,其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是第一位的:中国做出的这个调整,应该说不算重大,然而这种主动出击的态度却轻松化解了来自外界的压力。然而,正如一位研究商业问题的欧洲专家所言,人民币的升值既不可能带来有关商业协定的变更,也不会带来游戏规则的更替。中国的劳动力依旧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劳动力的规模仍然足以保护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依然是不可战胜的。

  (摘自7月21日《解放报》,原题为“北京让人民币升值一点点”,作者皮埃尔·海斯基,王鹏译)

  瑞士经济学家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说,人民币升值

  不会使世界经济产生波动

  瑞士联合银行(UB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7月21日在接受俄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人民币的升值不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大的波动。

  安德森说,近期围绕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和分析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汇率市场也将会有一些变化,不过他认为,“人民币汇率在5%的范围内上浮,都不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大的波动。”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采取了一种最为稳健的无痛手段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种逐步的稳健调整,可以使银行家和出口公司有时间对汇率的变化做出正确反应,在新的环境下采取新的措施。”他承认,人民币升值后,理论上将导致更多的投机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但是他认为中国已经做好足够准备吸纳这些资本,不会损害到自身经济。

  安德森5月份曾预测,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其他一些国家的汇率造成压力,尤其是马来西亚。目前这一预测已部分成为事实。在中国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消息宣布后几分钟,马来西亚央行宣布,该国也将放弃林吉特盯住美元的制度,转而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上的这种反应虽不可避免,但安德森确信,一旦市场意识到人民币的汇率调整是稳步进行的,亚洲外汇市场的这种波动倾向很快就会消失。

  另外,安德森认为,2%的小幅浮动不会影响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对长期投资则有正面效益。逐步放宽汇率的浮动幅度,还可能改善中国经济失衡及贸易顺差逆差激烈波动的状况。

  (摘自7月21日俄新社电,原题为“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使经济产生波动”,作者马克·扎瓦茨基,魏静译)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认为

  改革汇率出于精心考虑

  人民币升值的消息来得很突然。不过,中国迈出的这一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人民币升值及新汇率机制的实行表明,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中国的原则是:只有当对本国来说条件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行动。中国的自尊不允许它听命于西方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避免让人民币升值。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给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风险。

  中国政府此次决定使人民币升值,像中国其他所有的经济举措一样,都是出于增进本国的社会、国家利益的考虑。人民币升值能使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且稍稍抑制通货膨胀。此举还有助于亚洲其他国家今后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

  当然,北京同样希望借此摆脱自身在国际贸易中被妖魔化的形象,成为别国靠得住的一个贸易伙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回应其他国家对中国可能使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现在,北京允许其货币升值,使世人注意到中国在10年内第二次担负起了货币政策上的责任。

  就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走出的这一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有着政治上的精心考虑。

  (摘自7月23日《法兰克福汇报》,原题为“中国的精心考虑”,作者克里斯托夫·海因,汪析译)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载文称

  亚太国家齐声赞扬中国汇改

  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决定赢得了从东盟主要贸易伙伴国到太平洋国家的广泛称赞。从日本东京到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纷纷对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表示欢迎。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愿意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合作伙伴。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告诉记者说,“我们非常欢迎中国的决定,这表明中国正同国际汇率机制接轨。”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马克·韦尔说:“这一转变与中国长期以来一再声明的朝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政策转变是一致的,同时这也表明中国的经济愈来愈成熟。”

  中国是很多亚洲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由于这一次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非常小,所以分析人士说,这对当地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产生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

  新加坡美林公司亚洲货币战略部主任西蒙·弗林特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升值将最终证明对东南亚经济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这可以保持亚洲经济的活力”。他还指出,一个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国际资本将会大量流入中国,这将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经济的活力。

  中国的决定给马来西亚放弃其林吉特盯住美元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后不到1小时,马来西亚宣布该国也将放弃其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在其声明中说:“我们目前的汇率制度非常合适,将维持不变。中国的决定对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前景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就职于泰国一家证券公司的安德鲁·茂勒说,人民币升值对泰国的影响“非常小”,因为这还不足以刺激泰国的出口。泰国将尽力维持其币值稳定以鼓励出口。

  分析人士说,由于日本的外汇储备量大且保持着巨大的贸易盈余,所以日元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支配性的货币。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也赶了上来,其贸易顺差也在不断增长,分析人士说,人民币的地位迎头赶上日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日本主要的经济日报《日本经济新闻》在周五的社论中说:“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登上国际舞台将会对日元构成重大挑战。”

  (摘自7月23日《国际先驱论坛报》,原题为“中国的行为赢得全亚洲的称赞”,作者大卫·莱格、尼克·卡明·布鲁斯,万新译)

  《环球时报》 (2005年07月25日 第六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