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汉语离强势语言有多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9:29 环球时报
汉语离强势语言有多远(图)
  2005年2月5日,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汉语之夜”晚会。图为法国儿童在晚会上用中文表演节目。

  (新华社图片)

  7月20日—22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据统计,目前海外约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国内一些媒体甚至认为,汉语热表明汉语已经成为世界的“强势语言”。国外汉语热的情况到底如何?本版邀请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柴野,驻美国特派、特约记者刘爱成、杨海伦,驻印度特派记者任彦,以及驻泰国特派记者刘歌,驻韩国特约记者沈林

  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采访,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汉语热的发展情况。

  德国:汉语已经成为一些德国人的生活需要,但仍称不上“强势语言”

  华灯初上的柏林,下班人潮行色匆匆。位于市中心的一所语言学校里,11名从9岁到65岁的德国人走进一间教室,等待北京来的李老师为他们上课……如今,像这样的汉语班已遍布德国大小城市。据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参赞刘京辉介绍,目前德国30多所名牌大学都开设了中文专业,共有学生3000多名,与5年前相比,在德国学汉语的人数增加了5倍以上。即使是在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特里尔的大学,学习中文专业的也有80人之多。

  去年年底,柏林举办了第16届国际语言展览。记者发现,中国展台前人头攒动。在前来咨询的几千名德国人中,不仅有对中国文化、历史感兴趣的,也有许多人出于经济和就业方面的考虑。德国学生钟情的专业从中文、京剧等人文学科向科技、经济、管理等应用学科转变。柏林大学汉学系老师告诉本报记者,对一些德国人来说,学习汉语已从纯粹的兴趣过渡到生活的需要。汉语成为人们获得工作及晋升的重要砝码。

  在德国汉堡市,政府官员每人都有中文名片;汉堡市政府的官方网站有好几个中文网页;汉堡还是德国惟一有中文街道路牌的城市。德国中文协会主席拉特告诉记者,图林根州施内普芬塔尔中学是一所以中文、日文或阿拉伯文作为外文必修课的中学。在这三种外语中,中文最受欢迎,有一半学生都选择中文作为外语必修课。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热”、“汉语热”正在德国持续升温。

  不过,在德国“汉语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据莱比锡大学汉学系的乔惠芳女士介绍,德国的汉语学习情况出现“金字塔”现象:开始时人多,越到后来人越少,最终能达到高级专业汉语水平的人凤毛麟角。莱比锡大学现在有大约250名学中文的学生,其中每年入学的新生大约50名,但坚持到最后毕业的一般只有10名左右。相对于外文的字母,“方块字”是德国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最大障碍。

  同时,德国汉语教师极度匮乏,绝大多数汉语教师都不是编制内公务员,而只是合同制教师,与德国蓬勃发展的汉语教学形势极不相称。为此,柏林自由大学等校的汉学系提出了设立汉语教学师资专业的设想。

  在采访中,很多德国学者认为,现阶段汉语还不能说是“强势语言”,至少汉语还没有成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在德国的大学或中学里,中文的地位仍无法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相比。现在的“汉语热”只是相对于汉语过去的情况或者日语、阿拉伯语在德国的情况来说的。德国汉语教学协会会长柯彼德教授指出,一种语言能不能成为“强势语言”,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国家实力。如果在德国的每个州都有几家中国大企业,会不会汉语将直接影响到普通德国人前程,汉语就会很快在德国成为一种强势外语。其次是文化、思想和科技上的影响。假如有一天,人们要想在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与发展,必须要查阅相关的中文文献,那么,汉语自然会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此外,还要宣传。语言终归是一种工具,政府的对外语言推广项目会有一定作用。比如,中国目前在国外陆续开设孔子学院,创办这些学院的目的是希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美国:汉语成为第二外语,但离西班牙语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目前在美国,讲汉语的人在数量上已经超过讲德语或法语的人。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二外语。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目前有700多所高校和200多所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华人华侨也开办了近600所中文学校,学生数以万计。

  以前,美国人最热衷学习的亚洲国家语言是日语,现在已经被汉语取代。不少中文教育机构已经打破以往单纯学习语言的模式,教学范围扩大到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与此同时,参加各种级别汉语考试的人数大量增加,掌握中文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技能。

  据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副会长韩清源先生介绍,目前仅该协会内的中文学校就已分布到美国41个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这些中文学校从学前班开始,一直到高中。韩先生说,美国政府对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目前美国的高中考试,中文已经和西班牙语等列为同等的外语考试。2003年,美国官方做出决定,把中文作为美国大学选修课程,该规定从2006年起在全美执行。

  美国学中文的人增多有几个原因:第一,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关。许多美国人希望通过学习中文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第二,目前美中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很快,目前美国的许多领域和工作岗位中文需求量越来越大,学会中文很快就能派上用场;许多美国人希望通过学中文,以便更好地和中国做生意。第三,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快,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前景好,许多美国学生希望学好中文,将来到中国求发展。第四,越来越多的华人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学好中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将来到中国发展留下一条路。

  与美国最热门的西班牙语相比,汉语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与讲汉语的人口比讲西班牙的人口少有关系;中文教育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最突出的就是师资严重不足,其次是教材。虽然中美合作项目中使用了我国教育部推出的“乘风汉语”,但如何推出更多适用性强的教材,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印度:继俄语和日语热之后,汉语掀起第三次语言热潮

  尼赫鲁大学中文系主任邵葆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报考中文系的学生与过去相比翻了好几番,中文专业成了尼赫鲁大学最抢手的专业之一。尼赫鲁大学中文系是印度各大学该专业中学历层次最高的,不仅有学士学位教育,还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现在校就读的各学位的学生共有115人。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汉语的渴望,尼赫鲁大学已经与中国教育部签订一份备忘录,准备在该校建立孔子学院。

  “汉语在印度各大学已经跃居为第一外语。”曾经在尼赫鲁中文系执教多年、最近刚刚调到德里大学东亚系的莫普德教授对记者说。印度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兴起过三次大的外语“热潮”,首先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俄语热,然后是七八十年代的日语热,接着便是始于90年代直到最近三年走红的汉语热。外语热潮的涨落折射出使用该语言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变迁。

  在尼赫鲁大学中文系上大三的一位女同学对记者说:“现在学习其他语言很难找到好工作,只有汉语能够保证这一点。”她哥哥也是中文系毕业的,现在班加罗尔一家中国公司工作,每月薪水达到3万卢比(约合6000元人民币)。这在印度算是令人非常眼红的收入了。

  不过,莫普德教授认为,印度人习惯了印地语和英语这样的文字,对汉语这样的方块文字不习惯,另外,汉语的读音和语法也让印度人摸不着头脑。至于汉语在印度会不会成为像英语那样的“强势语言”,他连连摇头称太难了,除非汉语向拼音化方向发展。

  泰国:学汉语成了时尚,课本都用简体字

  在泰国,学汉语成了一种时尚。据泰国教育部统计,泰国全国开设汉语课程的公立和私立中小学已经超过400所。华人社团开的华文补习班或培训班等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这些学校用的教材全部是简体汉字课本。泰国语言学院中国文化教育研究所负责人说,现在泰国人热衷学习的外语,第一是英语,第二就是汉语。目前,学习汉语的泰国人是10年前的10倍。泰国著名的大学,如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还培养了一批中文硕士生。泰国王室和政府都大力支持中文教育,尤其是诗琳通公主每年都到中国去,还亲自组织中泰汉语专家编写标准的汉语教材。一位日本《产经新闻》的记者在报道中称:泰国曾经出现过的日语热已经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升温的汉语热。

  尽管泰国汉语热快速升温,学习汉语的人数仍远远比不上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数,特别是汉语教学还有些跟不上脚步。目前,泰国政府还没有针对汉语教育制定长远规划,学习汉语也没有学德语或法语等欧美语言那样容易得到泰国政府资助。有教学经验的汉语老师非常匮乏,许多泰国人到中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就当起了汉语老师,各校使用的教材也没有统一标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只会简单的词句。泰国的中文专业研究也很有限,中文专业的博士生全国加起来一共才十来人,而且大部分还在中国进修学习。

  韩国: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韩国人占了全球2/3

  “韩流”在中国盛行的时候,韩国也出现“中国流”。近几年来,全世界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中,韩国人总是占多数:2004年全世界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有3.2万,其中韩国人就有2.2万。在华外国留学生中,韩国学生一直高居榜首。

  俞小姐在三星集团公司工作,目前已经参加该公司的汉语班半年多。她说,如果会中文,找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现在韩国的大集团公司招聘新职工时,大都重视汉语基础,它们认为,只有认识汉字才能更好地了解汉字文化圈,为市场开拓创造条件。

  韩国一二三中文学院的金教授认为,学习汉语热的背后是韩中经贸关系热。近几年双方的贸易投资关系增长超乎寻常。以双边贸易额为例,2002年至2004年贸易额,以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等,这些发展使对汉语人才的需求直线上升。

  金教授说,韩国20世纪70年代有留美热,因此兴起英语热;80年代有留日热,因此兴起日语热;目前留学中国渐成热潮,因此又兴起中文热。不过,英语的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仍然是韩国第一外语,学习的人也最多。

  《环球时报》 (2005年07月25日 第十九版)

  作者: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