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色村”走出千家汽配企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03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红色村”走出千家汽配企业(组图)
  谭启龙、何克希的房东母子与罗恒田(左)一起,在谭、何当年居住和工作过的房屋前回忆浙纵往事。(记者李岩宏摄)
“红色村”走出千家汽配企业(组图)
  一位居住在乌石自然村的老者告诉记者,当年的《时事简讯》印刷厂就在茫茫的竹海之中。
“红色村”走出千家汽配企业(组图)
袁马村老党员马文品正在向记者介绍《时事简讯》印刷厂的情况。

  王量迪 罗涟浩

  7月26日行程:从袁马村出发,步行10余公里山路,前往杜徐岙村,沿途采访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时事简讯》(后改名《新浙东报》)印刷厂等旧址。夜宿陆埠镇。

  袁马村和杜徐岙村分别由6个和5个自然村落组成。昨天上午,穿行于这些村落,我们发现,几乎随处可见当年新四军浙东纵队留下的脚印。在杜徐岙村的罗张自然村,我们找到了87岁高龄的老革命罗恒田,他1938年参加抗日战时服务大队,1942年入党。得知我们来意后,他拉着我们的手,滔滔不绝地讲起当年的故事:成立浙东鲁迅学院时负责借被子、桌椅及采购;攻打梁弄战斗中扛长梯、送弹药、运伤员;稻谷收割季节与日本鬼子展开“反抢粮”斗争……

  “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罗老把我们带进了一幢保存完好的旧大院,并唤出一位年过八旬、名叫罗调琴的大娘,指着她家的三间房子介绍道:“谭启龙住在左面一间,何克希住在右面一间,断断续续住了2年多时间。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媳妇呢。”

  浙东鲁迅学院是浙纵在杜徐岙村创立的一所抗大式学院,共办了三期,先后为根据地党政军各部门输送了450余名具有一定政治、文化素质的基层干部。但我们昨天在摆放着各种机器设备的祠堂内看到,这里早已变成了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工厂。随后,我们在袁马村的《时事简讯》(后改名《新浙东报》)印刷厂旧址附近见到场景也是如此。一位工人自豪地说:“过去这里是抗日游击根据地,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汽配根据地’。”

  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岳茂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从一台简陋的手动压机起家,凭着老区人特有的勤勉和坚忍,如今已拥有一家占地4万多平方米、年产值超过1.2亿元的汽车橡胶管制造企业。目前产品除了为东风、上海通用等20多家知名企业配套外,还远销美国、西班牙、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陆埠镇工办同志介绍,在袁马村一带,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出现几家规模很小的五金加工厂。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些小厂日后会成为当地汽配业迅速崛起的“孵化器”。如今,从这些“红色村”走出去的汽配个私企业已有千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

  新闻链接

  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旧址:1942年6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谭启龙到浙江主持工作。7月,又派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等来浙东,随即召开了浙东敌后第一次干部扩大会议。7月8日,华中局决定组建浙东区党委,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任军事部长。

  浙东鲁迅学院:1944年9月,浙东临时行委文教处在陆埠杜徐创办了浙东鲁迅学院。1945年春,浙东鲁迅学院从杜徐迁至梁弄宣家塔村上岳殿。

  时事简讯印刷厂:《时事简讯》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份红色报纸,创刊于1942年8月,并于1944年4月13日扩大为《新浙东报》,直至1945年10月停刊。原先位于袁马村的一个破庙里,后来因形势所迫,向乌石等偏僻山村转移。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