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垃圾部落”孩子的暑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一名10多岁的小学生身背箩筐在垃圾场里扒抢“宝贝”。正上小学三年级的盼盼忙完家务便开始温习功课。他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让全家人不再捡拾垃圾。

  文/图记者王超实习生李佳

  在东郊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当垃圾车一来,身背箩筐的大人、小孩头顶烈阳,如获珍

宝争先恐后地拥向垃圾车“觅宝”……这个由四川仪陇县等贫困山区前来约四五百人拾荒的“垃圾部落”里,当大人们在忙于生计时,不少稚嫩的孩童则把垃圾村当成快乐“天堂”。他们穿着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衣服,趿拉着不跟脚的鞋子,把城里孩子丢弃的玩具当做宝贝似的抱在怀中,在垃圾、臭水和苍蝇相伴的“村落”里,互相嬉逐打闹,度过着他们的金色童年……暑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垃圾村的孩童们时,一幕幕情形让人感到揪心。

  捡拾垃圾的小学生

  在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正在扒抢垃圾的人群里,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背着一个大箩筐,手拿一根两齿铁耙,与拾荒的大人们一道抢扒垃圾“觅宝”。当记者走近这名男孩身边与其攀谈时,男孩用手在散发着臭味的垃圾中翻找,脚在泛着脏水的垃圾中碾来碾去,且用捡拾废品沾满脏污的黑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11岁的小学生,下学期便上六年级;当发现记者手中的相机时,男孩顿时羞涩起来,一再拒绝搭话,并渐渐远离记者。一位拾荒者告诉记者,别看这个小孩今年只有十多岁,可已有几年的捡垃圾经验了,每到假期,男孩便会随父母一道在垃圾场上捡拾垃圾、挣学费。在“垃圾部落”里有许多这样的孩子,他们长期生活在废物堆积的环境中,与父母同甘共苦,捡废品、吃粗茶淡饭,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早早抗起了生活的重担。

  小兄妹暑期帮父母干家务

  今年一放暑假,10岁的盼盼便和8岁的妹妹,被爸爸从四川仪陇县铁山乡接到江村沟垃圾部落,与父母一起生活。35岁的父亲,是去年与母亲一道来到江村沟“垃圾部落”安营扎寨的,当时撂下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盼盼和上一年级的妹妹,由爷爷、奶奶照顾,暑假思念儿女的父亲便将盼盼兄妹接到了“垃圾部落”。10岁的盼盼看起来要比同龄孩子懂事得多,他说,初来乍到垃圾村,他与妹妹与父母便住在这间以编织袋为墙、石棉瓦为顶、不足十平方米的小破屋里。刚住进垃圾村里,一吸气就会闻到一股令人恶心的酸臭味,永远有数不清的苍蝇在身边飞来飞去,因为垃圾多招蚊子,晚上睡觉身上被蚊子咬得遍体是包。生活了半个月后,现在习惯了,父母每天一大早就要去垃圾场捡垃圾,盼盼与妹妹则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活:到沟底抬水、扫地、洗衣、生火、做饭。盼盼告诉记者,这里的生活非常单调,看电视便是我们这里的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惟一途径,他与妹妹每天闲下来便会认真做暑假作业。末了,脸上架着高度近视眼镜的盼盼,坚定地说,他与妹妹一定从小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大学让全家人不再靠捡拾垃圾生活……

  捡拾垃圾只为子女读书

  “让娃儿多读点书,我捡垃圾无所谓。”这是许多拾荒者对记者讲的内心想法。来自四川仪陇县秋垭乡31岁的赵楚中告诉记者,他与妻子育有一对儿女,在老家两个孩子都上了学,放了暑假,他们将两个孩子接来与他们一起在这里生活。家乡微薄的收入不足供孩子读书,于是他便携妻来到这里捡垃圾挣钱,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在垃圾场里寻找着一切能卖钱的东西—————塑料袋、玻璃瓶、纸箱……“运气”好的时候,他们还能捡到现金。虽然我们的衣食住是如此艰苦朴素,甚至有些恶劣。整日与垃圾打交道,垃圾车没停下来人们就开始抢,仅仅为了几毛钱的东西。但我们却有着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各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还好他与妻子每个月能挣个千余元,出来就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供老家两个孩子读书,即使再辛苦总比呆在家里好。

  小女孩暑期的渴盼

  走进江村沟“垃圾部落”采访,这个“垃圾部落”里不仅环境脏乱不堪,一排排简陋的临时搭建房,低矮的小砖房前均有一块空地,用来堆放捡来的“宝贝”,包括废纸、空饮料瓶、破损的皮鞋、各色废布头、瓶瓶罐罐、塑料布、空油漆桶、废麻袋、干面包等。破旧的棚屋与一堆堆垃圾相间,构成一种奇特的景象,让人感到极度窒息。而且许多居民的屋内也堆放着各色的废品。

  如此的生活环境,使刚刚来自四川仪陇县某乡村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孩苗苗,对暑假生活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小姑娘一脸无奈地说:“我大概只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看电视,就这么过呗!”爸爸妈妈整天在垃圾场忙活,妈妈却连做饭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更没有时间来安排苗苗的暑假生活了。

  “你希望暑假怎么过呢?”

  苗苗嘴角一撇,笑着说:“我真想去游乐场玩一玩啊!还有参加夏令营什么的。”

  “暑假作业其实也不多,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做完了。其实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希望学校在暑假能为我们安排一些活动。”苗苗说,“或者让我们能有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可以看看书、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