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手笔 大建设 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27 南方日报

  建区5年投资逾16亿,建成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

  大手笔 大建设 大发展

  广州南拓的5年,是番禺大发展的5年。随着市政设施的日臻完善,重点项目落户番禺,来番禺“淘金”的商家也觉得生意越做越“顺”了。据统计,过去5年来,番禺区市政建设

投入达16亿多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达861.33亿元。仅2004年一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20亿元(按项目所在地统计),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比上年增长52.3%。大手笔的建设投资,为番禺这个正在城市化道路上快速成长的“少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没路金成铁,路通铁成金”

  “从番禺到珠三角的周边城市太方便了!”一位司机向记者逐一盘点番禺通往周边城市的四通八达的出入口:东面,建成通往东莞和深圳有南沙大道,广珠东线、虎门大桥、虎门轮渡,正在规划的珠三环;南面,有已建成通往珠海、中山、澳门的番中公路和洪奇沥大桥,通往中山的潭中公路;西面,有通往佛山顺德的105国道和省道大岗至大良公路195线,S362市良路、紫坭大桥;北面,有迎宾大道至洛溪大桥和番禺大桥、新造渡口等。

  “市区内的路越修越宽,几个月不出街,路都认不得了。变化真快呀!”张先生是个“老番禺”,他这样对记者说。近5来,番禺区完成了10多个主要市政建设项目,其中市政道路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些项目的推进,使番禺的市政道路等市政设施更趋完善,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同时,高水平的村级公路使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2001年,灵山镇顺河村筹资700多万元兴建的顺河村公路开通后,全村900多亩甘蔗一下增收了60多万元。“通了公路,要出门就方便多了。如果不是政府支持,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通上路呢”,农民王伯说。

  七大公园为生活添姿彩

  不久前,耗资100多万元进行全面改造的水晶宫以全新姿态开放迎客,成为中心城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日前,记者来到面积达3900平方米的水晶宫,园内绿意盎然,古树为公园增添了几分古韵,占整个园区三分之一的新植绿地生机勃勃。

  据悉,目前番禺区内已投入使用的公园还包括南区公园和中央公园。此外,将建的西丽公园、德兴公园和平康公园二期都将颇具城市公园特色,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和美化城区环境是其主要目的。此外,计划今年建成、位于城北的体育公园定位为群众体育活动大花园,将成为番禺区广大市民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

  番禺人对“水乡古邑”和清水绿树有着不断的追求。为了治理城区环境,保护市桥水道,进而保护沙湾水道,番禺区从2001年3月开始投资约4.2亿元建设前锋净水厂,总规划占地面积300亩,处理污水的范围包括市桥城区、沙湾镇、石碁镇等区域。据介绍,目前该厂已进入全面的运行状态,日处理污水8万—9万吨,市桥城区六成以上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大大降低了市桥水道的污染程度。

  广州人舒适的“床”

  “住在番禺成了广州白领的新时尚!”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的方先生说。把番禺比作广州人的“床”一点也不夸张,区内各大楼盘绝大多数买主都是工作在老八区的广州人,他们每天乘坐楼巴穿梭往返,乐此不疲。

  方先生两年前从东山搬到了番禺,“开始不太习惯,但现在却舍不得离开番禺了”,首先是因为住在番禺比较清净,不像住在市区那样“关上门窗还能听到汽车刺耳的轰鸣声”;其次是住在番禺实惠,住房品质优良,房价较市中心也便宜许多,“省下来的钱完全可添置一部小车”;还有就是交通便捷,公交车班次多,高速路也宽敞。洛溪大桥取消收费后,方先生更觉得“自己当初的决策太对了”。

  生活方便 质量上升

  越来越多的广州人爱上了“家住番禺”的感觉。邓小姐今年年初在番禺购置了一套房,她没有想到“住在番禺,生活照样方便,而且质量跟在广州相比不降反升”,这里的市政配套设施跟进及时,医院、体育馆、学校、肉菜市场、大型超市等均分布在小区周边,应有尽有。

  邓小姐每天上班前,都会到小区游泳馆游泳上半小时,下班回家到附近市场买菜做饭,晚饭后便上网跟邻居们聊会天,“每周四晚上还可以参加小区开办的妇女会听健康讲座”。

  上周,小区内的芒果熟了,邓小姐被通知到小区广场领芒果,她捧着黄灿灿的芒果满心喜悦:“感觉真好,就像自家的芒果熟了,大家分着吃一样”。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民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大家都往城市里奔,可不能让农民兄弟掉队。”番禺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真正轻装上阵。

  据悉,番禺农村目前有46万名劳动力,其中约30万人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尚有16万人留在农村,其中8万人仍务农,另外8万人有待转移就业。这16万尚在农村生活的人,成为番禺走向城市化的最后一支队伍。他们的步伐,与整个番禺的城市化步伐紧密相连。

  “二十八条”真贴心

  番禺大岗南顺一村支部书记黄光阳说,“二十八条”最贴身的好处是全免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南顺一村有2455人,以前农业税45元/亩,实际耕地3800多亩,一年就减税15万多元。

  提起“二十八条”,番禺的农民几乎无人不晓,它就是番禺区委、区政府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俗称“二十八条”)。有村干部称,这是番禺解放以来对“三农”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看看大岗南顺一村的受惠情况,便可知为何“二十八条”如此深入民心。

  南顺一村是个贫困村,2003年集体收入73万元,如果退还土地款,只剩10万元,而一年的各项开支需50万元,这40万元的缺口从哪来?按照“二十八条”,人数在2001人至4000人、年收入不足50万元的村,由区、镇(区)对困难村实行财政补贴,补足50万元,保证村工作的正常运作。

  据区农业局统计,去年,全区困难村和税费改革两项补贴金额共3671.3万元,减免征收农业税总额达2275万元,全区农民人均减负约36.7元。

  技术培训好省心

  “政府说,没有地的农民可以和城镇下岗失业工人一样,享受很多扶持政策。”失地农民老黄告诉记者。于是,他享受从就业指导、就业介绍到就业培训“一条龙”的免费服务。有了这些门路,老黄不像一般“失业”的人一样焦躁不安,一有机会就到镇里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去听课。

  “帮每户安排好一人就业,就解决了一户农民的生计。”番禺区委书记徐金海在谈到农民转业谋生问题时说。由于番禺经济相对发达,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矛盾在于:一方面,企业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农民文化和劳动技能偏低,只能做“辅助工”。

  据介绍,几年来番禺区共投入4597万元加快镇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目前,已经有石碁、新造等11个镇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广州市验收,投入使用。剩余6个正在建设之中,力争今年内全区各镇全面建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今年上半年,已有87期农村劳动力培训班陆续开办,4209位农民得到了培训,2241人领到了合格证。

  新型“医保”安人心

  榄核镇张先生刚添了个小宝贝。当他为太太办理出院手续时,农保驻院代表告诉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为他提供符合生育政策300元的报销补偿。他喜出望外地说:“真没想到添丁又添财!虽然钱不多,但这份利是让人心里暖暖的!”

  据统计,番禺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至今已有5000多人次享受了补偿,不少人因此而避免进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东环街榄塘村村民王敬根因冠心病、心肌坏死入住广州珠江医院,住院8天共花了6.46万元,其中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金额为3.8万元,根据报销原则,他共获得了1.4万多元补偿款。当他接过补偿款的支票牌时,禁不住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统筹:谭亦芳 撰文:严丽君 谭亦芳 王云芳 周芳 刘健樟

  图:

  乘着“南拓”的东风,番禺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的生活也更加惬意。资料图片

  采莲藕,乐呵呵! 资料图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