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爱心超市:让捐赠成为一种习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35 人民网
厦门爱心超市:让捐赠成为一种习惯(组图)
  厦门市青少年爱心服务队出义工,为“爱心超市”整理物品。 林清语 摄

  7月22日,厦门市思明区11家“爱心超市”紧急调拨5000多件衣被、200箱方便面、100箱米粉等价值约15万多元的物资,捐赠给遭受台风“海棠”重创的闽北宁德市的困难群众。

  厦门的“爱心超市”已突破了以往社区内扶贫济困的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厦门:爱心向“爱心超市”汇聚

  近日,记者来到厦门市最早开设的一家“爱心超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在长青社区办的“爱心超市”,只见90平米的超市里摆着26个货架,上面既有企业、机构捐赠的大批大米、食油等,也有群众自愿捐赠的服装、鞋帽等日用品,还有中小学生捐献的文具、书籍……

  嘉莲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旗荣为记者介绍了“爱心超市”的由来。2003年底,嘉莲街道在辖区内机关单位和居民中开展“献计献策”活动。莲花五村警务室民警黄隆瑚提议“在社区建立捐赠物品交流站——超市”,莲花北社区居委会姜杰娥提议“建立‘爱心驿站’”,这两个点子促成了2004年5月30日厦门第一家“爱心超市”的开张。

  “爱心超市”迅速在厦门掀起了万民献爱心的热潮。一年多的时间,厦门已开设了18家“爱心超市”。思明区出台了《思明区爱心超市管理暂行规定》,该区的11家“爱心超市”,做到了统一注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和统一配送,建立起覆盖全区弱势群体的长效社会救助体系。仅今年上半年,这个区的“爱心超市”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89次62387件,价值约28?5湾元,救助困难家庭3407户次,发放物品1万余件,价值约24?8万元。吴旗荣说,厦门人的善心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爱心超市”从来就没有断档的担心。

  去年12月30日,厦门市第一支爱心志愿者队伍在鼓浪屿成立,队伍由鼓浪屿好八连、驻岛观察哨、厦门音乐学校、人民小学等志愿者组成,围绕鼓浪屿街道爱心超市,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岛上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与此同时,厦门海关向红十字会博爱超市捐赠运动鞋等货物,价值106万余元。这是厦门海关自2002年以来捐赠的第4批罚没货物,同日,海关与红十字会签署《关于将没收的侵权货物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合作备忘录》,厦门也因此成为继北京之后在国内第二个建立这种合作机制的城市。

  尹万斌是来自四川的一位外来务工者,他给长青社区69号楼的郭慧星老俩口当保姆。郭慧星的老伴从小得小儿麻痹症,生活靠老郭照顾,可几年前,老郭脑溢血突发,偏瘫在床。嘉莲街道的同志说,以前给老郭家当保姆的是位中年妇女,有一年过年他们去慰问,那位女保姆说着说着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老郭的那点退休工资雇保姆都不够,家里什么年货都买不起,善心的女保姆掏出自己的钱买了点年货。如今,爱心“接力”到了尹万斌这里,他说,他每月只拿700元工资,要照顾两个病倒在床的老人,按理说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但他每月底都要到“爱心超市”替老人来领东西,亲眼目睹这么多善心人帮助困难者,内心很受感动。“老人实在离不开人照顾,我少拿一点工资,也算是我献了一份爱心吧。”

  捐赠者说——“爱心超市”让我们养成捐赠的习惯

  厦门市目前有大约3万低保户,还有更多处于低保边缘的困难户,除政府救济之外,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救济;厦门同时也有许多有善心的企业和市民,他们的爱心也需要有合适的渠道去献给困难者。“爱心超市”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它的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长青社区的“爱心超市”,记者采访了几位捐赠者。

  厦门东辉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许静说,他们是一家民营企业,老板是厦门有名的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总是说回报社会是他终生的追求,甚至表示去世后财富都要捐献给社会。东辉公司从1984年就开始捐资助学,做了许多善事。“爱心超市”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献爱心的渠道,老板说今后要定期给“爱心超市”捐赠物品。厦门圣达威服饰公司办公室倪主任也说,公司已经制订好定期给“爱心超市”捐赠的计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赠者说,他捐赠的东西是家里已经用不着、但还能使用的衣物、电器等生活用品。以前要把这些东西送给别人用,还怕双方会难为情,“爱心超市”则避免了这样的尴尬。他表示,今后要让家里人养成捐赠的习惯。

  去年10月的一天,一位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走进长青社区的“爱心超市”,听着管理员的介绍,那个男孩突然叫了起来:“妈妈,把我的压岁钱捐给他们吧!”妈妈当即表示同意,可是“爱心超市”不接受现金捐赠,结果母子两人到附近的商场买了1000多元的大米、食油送了过来。这位妈妈向管理员透露:这次来逛“爱心超市”是她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儿子学学如何帮助别人。原来,这位母亲把“爱心超市”当成了“教育基地”。

  受捐助者说——“爱心超市”让我们有尊严地接受捐助

  “爱心超市”里的所有物品都是不标价的,而是按不同的东西标上相应的分值,贫困户到每个月的月底可以免费领取10分值的物品。

  去年10月份,“爱心超市”开始了新的尝试,将贫困对象受捐权利与社会义务结合起来,让受助者参加公益劳动,如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参加社区公益事业等,作为回报,给他们领取物品的爱心卡上增加一定的分值,这使受助者有尊严地接受捐助。

  家住长青社区60号的陈婵贞是低保户,因患病无法工作,离婚后独自带一个未成年的儿子生活,家里所需日用品几乎都在“爱心超市”领取。隔几天,她就要到“爱心超市”参加公益劳动,帮助整理、分类捐助的物品,或是将物品摆上架。她说,这样做一是可以多挣一些分值,二是领取东西时心里也会安宁些。

  记者在“爱心超市”采访,看到“顾客”们按抽签顺序进入超市,挑选自己最需要的物品。家住盈翠里的一位低保户念叨着要给快满1周岁的孙子挑个玩具,在挑选了两个电动玩具后,老人了了心愿;70多岁的林阿婆一家四口,有两位是残疾人,她走入超市后马上被一个旧空调吸引住,她高兴地说:“这个夏天最适用。”

  “爱心超市”让人们对奉献爱心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帮扶者而言,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家中不需要的物品拿到超市即可,如果物品太多或没空送,街道还安排人上门收集;对困难群众而言,通过逛“超市”,取得他们真正需要的物品,有尊严地接受了捐助。

  专家学者说—— 爱心超市建立了社会救济的长效机制

  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厦门的一些专家学者对爱心超市进行了评说,他们认为,爱心超市建立了社会救济的长效机制,使得社会捐助从原来的阶段性、临时性走向经常性、持久性,是对政府救济的有效补充。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友琴说,爱心超市的意义不仅在于扶贫济困,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借一个平台,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奉献爱心,当爱心超市走向正轨后,政府应该退出,起支持、指导作用,更多的工作要交给社会去运作。另外,不宜对爱心超市附加太多功能。

  厦门大学教授洪成得则认为爱心超市要逐步增加其他功能。他说,要保障社会稳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两极分化难题、构建和谐社会。爱心超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它充分调动各方的爱心,聚集了社会资源,又让受助者不觉得寒碜,自尊心不受伤害。他建议爱心超市不断丰富功能,建成为贫困群体解决困难的集中地。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高和荣认为应将爱心超市引入产业化。他说,在美国,类似爱心超市的机构已存在100多年,运作相对成熟。在那些机构,美国人将有些不好销的捐赠物资低价出售,经营所得归超市所有,再服务贫困人群。应该将爱心超市引入产业化、规范化,适当借助“慈善评估”;将爱心超市与解决贫困者的就业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集美大学教授李绍平建议,厦门的18个爱心超市不要各自为政,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操作规则也要进一步完善。捐赠货币的,要合理实现货币到物品的转换。如果一味地让捐赠者自己拿钱去买物品,无形中增加了捐赠者的负担,如果直接接受货币捐赠,配套的监督管理要跟上。从长远来看,政府还是要投入,并发动更多人来参与,不能总指望富有阶层捐助。
厦门爱心超市:让捐赠成为一种习惯(组图)
困难群众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爱心超市”领取物品

  作者:人民网记者蒋升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