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亮:义务指路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2:34 公益时报 | ||
在酷暑难耐的七月末,记者在北京东直门长途汽车站路口的“义务指路”牌下,见到了正忙着给行人指路的谢亮老人。上午9点半的时候,北京的气温已经上升到了30摄氏度,而在指路牌小小的遮阳篷下,谢亮的声音已经明显沙哑。“问路的人太多了,从早晨7点半到这里,我就顾不得喝口水了。” 而这样的义务忙碌,谢老已经坚持了4年,从2001年7月到现在,无论严寒酷暑,他风雨无阻每天为上千人免费指路。现在,谢老已经76岁。 “这里太需要人指路了” “老师傅,请问地铁站怎么走?”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问。“往西走200米,大约3分钟。”“到长城怎么走?”“往北走200米坐游2路,现在赶紧去,还能赶上最后一班。”“请问到六里桥怎么走?”“您是到六里桥,还是到六里桥南里,还是六里桥北里……” 据东直门交通队统计:谢老所在的地方一天人流量达10万,公交车和长途车路线共有60多班。在这里,记者看到更多的行人刚下了一趟车就直奔这个“义务指路”牌而来,记者与谢老的对话就只能在他回答路人的间隙中进行,“这里太需要一个指路的人了,我计算过,最多时,一天会有4000多人来问路”。 谢老不停地边用手指点边对问路的行人说路线,为了让对方明白,经常要重复好几遍,有时候他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上面记录了一些最常被问及的换乘路线,遇到有人来问,他说一遍再递上小纸条,这样嗓子也能得到些许休息。“这个办法还挺有用的,你看我上午准备的有一沓呢,现在都快用光了。” 在谢老身前的桌子上,记者还看到了好几本交通用书,北京人手册、北京公交路线图……还有他自己整理的整整三大本、20余万字的指路手册。他把地点名字进行分类,如按庄、窑、堡、坟、寺等,还有按动物划分,如回龙观、虎坊桥、鸭子桥等。为了练好“指路功”,谢老没少费心思。“现在有100个人问路,95个我都不用翻资料!”他自豪地对记者说。 正说着,有几位外地人来打听线路,在重复了几遍“右拐直走,过桥往右200米”对方还不明白后,谢老干脆亲自带路给送过去了。 “一人辛苦,万人方便” 谢老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战,离休前是市工商局干部。几年前三个偶然的事件触动了他做义务指路员的念头。 谢老对记者说:“1999年,我在积水潭找不到44路站牌,就问路边商店的一个售货员,问了3声不理我。2000年我遛弯儿时,一位50多岁的妇女拎着大包小包,问我106路车站在哪儿。当时她已经走过了两站地,要有人指点一下,不就少走这几站路了吗?从那以后,我就有意往东直门长途汽车站附近溜达,发现问路的人特别多。可有人对问路人态度特别生硬,我看不过去。这三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家住在这里,对这一带比较熟悉,做一个义务指路人发挥余热何乐而不为呢?” 谢老坚持了下来,这四年当中他只给自己放过两天假,用了无以计数的润喉含片。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自己也感到了很大的满足,“我76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不掉、吃啥啥香、睡觉是躺下就着”,对自己健康的身体,谢老非常满意,因为这也是他认为做一个合格指路员的首要标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坚持下去。”可谢老的坚持,在老伴看来却不能接受,“她每天都唠叨,但我觉得这样子生活更有乐趣,这么多人,我根本就停不下来,有时候到中午我快要走了,边收拾东西边还有很多人围上来问路,我不可能放下这边的。” 原先谢老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雷打不动。可从去年7月开始,为了接送上小学的外孙,老人只能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就很少去了。但下午的时间,还是被谢老充分利用了起来,现在,他正收集北京市一些局级单位的地址和电话,每天他总要亲自坐车去那里,他说这样他就能更方便地为大家提供信息了,“我还计划做一个北京媒体的联络册,除了指路,很多生活信息也是大家需要的。” “说辛苦也有点儿,严寒酷暑的,还有尘土,但一想到几千人在这里等我指路,我在家里就呆不下去。辛苦一人,方便万人,何乐而不为呢。” “我要干到90岁” 谢老义务指路的第3天,就有人和他一起奋战,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 谢老对义务指路人的要求很高。“除了时间和身体允许外,要有助人为乐的觉悟,要熟练掌握指路的知识,每天都要记录北京的变化,再融会贯通告诉问路人……新人刚来的时候,我自己指路的同时还要听他们说,唯恐有错。有一次我指错了,一晚上都没睡好。此外,还要有礼貌,对行人说话要用敬语,比如‘请’、‘您好’等。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如今,坚持和谢老一起指路的还有3个人,记者当天见到了两位:梁师傅和李师傅,两位老人也是70多岁了,出于发挥余热的念头,也参与了义务指路这行。梁师傅来这里已经3年了,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法天天来,而李师傅也是今年刚加入。“就是3个人也是各自紧着应付路人,我们自己根本都没时间说上话。” 谢老说,义务指路员是个辛苦活,贵在坚持,“北京其他地方,像西直门等地也出现过这样的义务指路,但最多3个月,都没有坚持下来。” “我希望这个接力棒永远传下去,我现在76岁,再过20年没问题吧,我要给行人指到90岁,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如果我只活到89岁就没办法了……”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来源:公益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