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特约评论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3:58 人民网

  《人民日报》不署作者姓名的评论,从社论、编辑部文章、观察家到短评、编者的话等等,十多种名称,读者比较熟悉。只有“本报特约评论员”这个名称,从1978年2月开始,到1981年5月,用了三年多时间,以后很少再用。但这个名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新闻史上应该记上一笔。当时不少兄弟报刊也用这个名字,发表了不少好文章,《人民日报》大多摘要转载,以《解放军报》的为多。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立即收回《人民日报》被篡夺的权力,更换领导人员,使这个沦为“帮报”的新闻单位恢复为名副其实的中央党报。其他新闻单位也迅速清除了“四人帮”的帮派势力。我国报纸、刊物、通讯社、广播电台面目一新,全力进行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新闻报道。为时不久,怪现象出现了:新闻舆论中,正确为主,但有谬误发生;香花领先,但有毒草生长。读者很不满意,编者也很恼火。从《人民日报》的情况看,有些错误宣传报道是由于我们认识水平低,思想不解放而放出去的,有些却是明知不对而非登不可的。后者又有两种情况:一种如不实事求是地颂扬华国锋同志,有个省连续写文章,歌颂他做地方工作时的光辉业绩,我们认为数量过多,分寸过当,但想到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中的积极作用,还是尽可能选登一些,当时并不认识这也是个原则问题;一种是涉及思想路线的大事,如宣扬“两个凡是”的“两报一刊”社论,上边交下来,我们捏着鼻子登。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上如此违心,读者难以容忍,我们自己也常常感到内疚。

  在读者心目中,《人民日报》的评论以署名“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分量最重。远的如两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战中的历史文献。近的如1977年11月1日刊登的《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对当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阶级斗争作了精辟的分析,当天《人民日报》六个版,全部登载这一篇文章,为创刊以来所仅见。这类文章质量高,数量少,都为有关机关精心准备,中央慎重审改,人民日报实际没有做多少工作。社论也受读者重视,它们代表党报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传达党中央和有关领导机关的声音。《人民日报》社论都由受中央委托的领导同志过目,最重要的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批准。

  这本来是《人民日报》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造成一些困难。1977年2月7日宣扬“两个凡是”的“两报一刊”社论,是党中央分管宣传的汪东兴同志决定、华国锋同志批准的,当时就非登不可。我们曾经考虑组织一些文章,用社论形式发表,展开讨论,进行反驳,但这种社论绝难在宣扬“凡是”的同志手中通过。为了绕过这一关,曾考虑作评论员文章发表,又担心在读者心目中分量不够。想来想去,想到“特约评论员”这个名称。它不必送审,又能引起读者较大的关注。好主意!

  “特约评论员”文章是时评,针对当前国家政治生活中最紧迫的问题立论,但不是就事论事,而有较多的理论色彩,能引发读者深思和回味。最初一个时期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紧紧抓住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联系“文革”前已经出现的某些思想迷误,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目的是帮助读者不仅“知其然”,并且明白“所以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新闻界瞄准“两个凡是”的重型炮弹,几乎都是“特约评论员”文章,各报分别刊登,互相转载,上文已经介绍。有些议论拨乱反正的文章,立论鲜明,言词尖锐,也以“特约评论员”署名。《人民日报》的《平反冤案的历史借鉴》,一文提出:“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搞的,也不管是什么人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过来。全错的全改,部分错的部分改,事实是最顽强的东西,一切不实之词和错误处理,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终都是站不住脚的”。此文反应强烈,对平反冤假错案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许多“特约评论员”文章从解剖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极左路线入手,完整地准确地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某些重大问题的观点。《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物质利益》《无产阶级文艺和社会主义民主》等等,当时都曾引起轰动效应,至今许多人仍然津津乐道。

  “特约评论员”文章,无论是《人民日报》的,还是转载兄弟报刊的,我们都尽可能作突出、醒目的安排:重要版面,大字标题,全文排楷体字。这也是一种导向。许多文章由于主题重大,内容深广,逻辑严密,能够透彻地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超过某些社论的影响。不足之处是有些文章篇幅较长,很有几篇超过两万字。但因理论结合实际紧密,说理又很透彻,能使人一气读完,“十分解渴”。

  “特约评论员”文章多数是外稿,作者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又有理论又有实际的党政干部。他们在“四人帮”已被打倒,但某些政治、理论是非仍被颠倒的情况下,有义愤,有冲动,要发言,要战斗,愿意接受报社“定货”,作为战斗任务日夜赶稿。报社编辑部还广泛收集研究中央各领导机关的内部刊物,发现适用文章,或征求编者、作者意见直接转载,或商请作者适当增补加工然后刊登。这些内部刊物,有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勒令停刊多年,有的作者从“流放地”回到机关不久。他们有生活,有感受,有激情,发而为文,如投枪匕首,一般人不容易写出来。

  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分属利益不同的垄断集团,相互封锁,相互倾轧。在我们国家,各家报刊的宗旨都是为人民服务,从各个不同角度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业务上有竞赛,政治上互相配合,遇到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这等大事,更是互通声息,主动支持。《人民日报》转载《解放军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转载《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分清两条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互相商量好处理办法:安排在头版,作通栏标题,等等。兄弟报纸转载《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也是如此。从各新闻单位关系来说,算得上新中国建立以来少有的好时期。

  “特约评论员”文章大量出现,标志全党办报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前,在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根据地办报,作者很少,资料缺乏,报纸要生存、发展,必得开展以通讯工作为主的群众工作。当时能够参加通讯工作的多为机关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年知识分子。报社重视这支力量,建立固定联系,帮助修改来稿,强调每信必复。有些通讯员被培养成很有成就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记者多了,稿子多了,新闻单位似乎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包打天下”,“全党办报”思想日渐淡薄,有人甚至把送上门来的稿件看成“负担”。我不求人,人自求我,这种潜意识可把我们害苦了。

  “特约评论员”文章的重大影响告诉我们:社会上有广大写作队伍,包括许多专家学者,很愿意为党报写稿,愿意为办好党报做贡献。我们应该热烈欢迎,为他们提供园地和机会。当前我国新闻队伍已经不小,但熟悉各学科的专家不多,对许多领域的深层次知识知之甚少。我们应该主动争取支持,平时广交朋友,遇有重大“战役”协同战斗。积几十年新闻工作经验教训,我觉得四句话,十六个字应该记住:旗帜鲜明,目光四射,开门迎宾,登堂求教。

  摘自《李庄文集》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