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在东京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4:5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东京7月29日电 记者于青、孙东民、曹鹏程、王斌来报道:由中国人民日报社和日本朝日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井真成墓志及遣唐使文化”今天在东京举行。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朝日新闻社社长秋山耿太郎、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等出席会议。来自中日文化界、史学界、新闻界等社会各界的700多人与会。会议气氛热烈,研讨深入,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不时博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

  2004年10月,日本留学生井真成的墓志在中国西安面世。据记载:唐开元年间,井真成来到中国,强学不倦,受到唐朝的厚待,死后诏赠尚衣奉御。承载着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印记的井真成墓志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井真成墓志今年5月在日本爱知世博会展出,7月20日移到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遣唐使和唐朝的美术展览”的一大亮点。

  王晨在致词中说,“遣唐使”这一词语,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含义相同、写法相同、发音相近,两国人民共同使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井真成墓志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唐代日本留学生的墓志,面世不到一年,已经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新佳话。对井真成墓志进行研讨很有意义。目前,我们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以惨痛战争的历史为鉴,同时也要从曾经长期存在的中日两国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中,从井真成、“遣唐使”的历史中受到深刻启迪,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秋山耿太郎在致词中说,发现井真成墓志的消息公布后,朝日新闻作了大量报道,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公元8世纪,在唐朝的长安,被认为大有前途、却不幸英年早逝的井真成是一名怎样的青年呢?他在异国学习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包括墓志中所描述出的人物形象在内,这个墓志现在仍然还有许多没有解开的谜。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与一直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人民日报社共同举办研讨会,意义深远。

  王毅对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王毅说,井真成墓志是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友谊的缩影。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亲仁善邻的优良传统和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时,中国始终注重“宣德化而柔远人”。崇尚“以德为邻”、“厚往薄来”。历史证明,这是一种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它使中国长期以来成为世界上的和平力量、本地区的稳定因素。今天人类已进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发展,围绕中日关系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得以保存和继承。我们应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从两千多年中日交往史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牢记深刻的教训,克服当前的困难,推动中日关系尽早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天津社会科学院中日学术交流中心教授王金林、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勇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小甫、西北大学考古学系主任王建新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张云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一虹,日本奈良大学教授东野治之、中央大学教授妹尾达彦、早稻田大学教授李成市、早稻田大学副教授石见清裕、国学院大学教授铃木靖民、法兰西国立高等研究院教授夏绿蒂等学者在会上发言。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30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