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短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5: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金宏达

  启功先生去世了。先生身后哀荣备至,北师大在英东楼设了很大的灵堂,一连七天,供各界人士吊唁,甚至,还有千余学子在广场做烛光追悼。虽然,有媒体就此发表言论,质疑所谓“大师的时代的渐去”,提出既往的“大师”和新起的“大师”的不同定义,平衡当下人们对“大师”辞世与缺失的伤感,借以振作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言下,亦或有对过度

渲染持保留之意。然而,在传统文化渐受冷落的今天,人们对已具有某种符号意义的大师级人物如此崇敬和怀念,是一种价值的认知和提升,无论如何,也是有正面意义的。

  先前的启功先生,当然不是如此尊荣。

  我北师大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又有一次博士毕业,因为后来选择的专业是现代文学,行当不同,或者只能说是启先生的广义上的学生。

  有一次,大约是在1965年吧,启先生也还给我们上过几节古典文学课。那时候,他在中文系的老师中已经算是颇有名望的了,因为什么,似乎也不甚了然,实在说,他的字在当时书法界还绝不是名重一时的,学问呢?他自题“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固然过于谦抑,但在彼时的北师大中文系,有一批学界泰斗耆宿林立———语言学大师黎锦熙,古汉语大师陆宗达、肖璋,美学大师黄药眠,民俗学大师钟敬文,古典文学专家谭丕模、刘盼遂,还有名家叶丁易、穆木天、李长之……即使是比他年轻的郭预衡,也是从老辅仁的研究院毕业,著述甚多,在古典文学批评界跃登权威的地位。启先生1957年被打成右派,其后境遇自然艰难,学问或有精进,名声却难大振,恰如起跑后本有差距,又跌一跤,运命多舛,此种心情,非幽而默之,真无以遣之。那时,我们所见到的启功先生就是那样一个总是笑嘻嘻的、说话很和善、也时有谐趣的人,他的课,条理清晰,引征广博,不经意处还能爆出一阵阵笑声,光是那一口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老北京话,我们就爱听。

  启先生是满族皇室的后裔,这一点,虽然到晚年由他本人对外界加以澄清,他并非爱新觉罗氏,到他曾祖父这一支,世袭的余荫业已失去,家道早趋败落,但这个特殊的出身,却很可能是彼时我们学生对他感兴趣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历史感的人物啊,何况还那么有学问而又有趣!

  “文革”期间,中文系被“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的“反动学术权威”甚多,启先生似还不在其列,此时他已经摘去了“右派”的帽子。摘了“右派”帽子的启先生,处境并非安稳无虞。我听同班一位曾参与当时“破四旧”行动的同学说过,启先生的家,他们也是去“革”过一“革”的,在所有书柜上都贴了封条,用意是防止中学红卫兵来抄家,毁弃启功的藏书。那个岁月,想必启先生也常担心受怕。

  北师大的文化大革命和其他地方一样,攻克了“走资派”之后,便开始了连绵不断的内斗,像启先生这样要生存下来,很需要一些智慧。他奉命为“革命群众”抄写大字报,态度认真是没得说的,那一笔秀挺俊逸的字,也给了人们在那个时代难以获得的美感享受。后来,到启先生声名大振,一字难求时,故人们相见还会笑言,那时怎么没想到将启先生抄的大字报收藏起来,否则,现在也可以拍个“天价”了。不过,我知道有个低我两届的陈姓同学,是启先生真心不改的崇拜者,在那样革命狂热的时代,还悄悄找启先生学书法,先生亦诲人不倦,竟用写大字报的纸为陈同学抄“千字文”,每字半尺见方。这也算是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吧。

  “文革”后期,我离开师大,再次见到启先生,已是八十年代初。那时偶尔在路上邂逅先生,我会主动打招呼问好,先生也照例笑嘻嘻地抱拳致意,停步寒暄几句。真正有接触还是后来的两件事。

  一是我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期间,香港邵逸夫先生捐助的新馆落成,我们在设施全新的学术报告厅举办系列演讲,首请当然有启先生。先生欣然应命,忘却当时讲的什么题目了,来的学生很多———不但有文科的,也有理科的,将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先生年近八十,久已不上讲台,师生能如此近距离接触,大家都很兴奋。师大多年来经费短绌,校舍老旧,如今能有如此宏阔的讲堂,令授业求知的活动得以畅行,也使人备感兴奋。先生不久便又找我去,谈将他的一部分藏书交图书馆收藏,我当即表示一定不负先生所望,要妥加保管。先生笑道,光当保管员还不行,也要让愿意用的人善加利用。还指着他家中书架上的书说,这些我是带不走的,将来都要交给你们。

  另一事,是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工作期间,一天,启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有个博士生即将毕业,想到北图求职,北图文献丰富,不知能不能给他一块用武之地。我在北图正好管文献部门,原先进来的两个博士,此时也都陆续离去,启先生专攻文献学的高足,岂有不要之理。此事定得很快,想必他也高兴,稍后,他又给我写来一短笺,展开来看:

  宏达馆长:中文系研究生吴龙辉同志承鼎力录用,功亦庆同在己。不啻身受!复有奉干者:吴同学毕业在即,其论文尚需请校外学者三位赐予评判。系中与研究生院研究,首拟敦请我公出席答辩会,赐予评判,其论文字数虽多,幸提要概括尚称全面,仍需略费清神,殊感不安,统容面谢!伏维亮鉴。即致敬礼!启功敬上二十四日

  先生实在是高抬了我,然“恭敬不如从命”,我便也立即回函复命。先生后来书法名满天下,我未得能求一字,却有这一百多字钢笔写的短笺,足抵许多的收藏。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30日 第八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