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医院的粗疏根子在“人文关怀”缺失(记者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5:53 人民网-江南时报

  记者日前到一家医院体检,拿到验血单不禁哑然失笑:姓名没错,单位没错,但年龄却被打印成“90岁”,虽然所有的指标都“正常”,心里却不禁打鼓:这些项目检验结果会不会也搞错?取药时“不巧”又见到了这样一幕:药房工作人员把药发给记者前面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嚷了起来:“不是有一种药膏吗?怎么都是药水?”穿白大褂的那位男士拿起处方看了看,“哦”了一声,又给换了另一种。

  这样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媒体曾经刊出过报道,到医院的中药房取药,经常发现短漏,不是种类少了,就是分量不够,甚至15克的药量少了7克。患者服了这样的药,疗效如何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差错都发生在人工操作的环节。这样的失误,除了表明工作人员作风上的粗疏,还有更深层次的“病症”。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一些行业、一些部门却越来越缺乏对“人”的关心和同情。医院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机构,但一些从业者并没有设身处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不是把患者当“人”看待,而是当作“物”,当作病理标本,漠视其作为人的感受和尊严,一句话,这样的医院缺乏一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也正因为这一点,医疗行业出现了诸多怪象:小病大治,“大处方”屡禁不止;患者看病时“脚”痛却被医“头”,动辄全身检查,收取昂贵的检验费;少数医生讨价还价收“红包”;甚至出现对危重病人见死不救的极端例子。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医学归根到底是“人”学,需要的是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治病救人的医院,要形成严谨、细致的作风,不仅依赖于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的建立,更关键在于医院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得每个医护人员都把患者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推己及人,对他们满腔热忱地给予关怀和体贴。只有把这种“以人为本”的意识贯彻到诊断、治疗的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差错。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30日 第二版)

  作者:新华社记者 梁思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