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戏剧:希望与忧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2:09 贵州都市报

  7月27日——30日,中国西部戏剧艺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我省及来自四川、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8省区的戏剧工作者聚集一堂,对西部地区戏剧的历史与现状、未来走向等展开广泛的讨论。包括我省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的戏剧艺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主办方贵州省戏剧协会的负责人称,“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总结西部地区戏剧艺术的成败得失,整合西部各省区的戏剧文化资源,使其成为表达自己文化意愿的一个平台。”记者采访了与会的我省戏剧界几位权威人士,对我省戏剧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他们满怀忧虑,又充满希望

  困惑与问题

  剧本:审美功能在弱化

  “近几年我省戏剧创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兄弟省相比差距较大。其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支撑的问题。”省文联副书记、副主席何光渝指出。而从戏剧界内部来看,何光渝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则是观念的问题。他说,贵州戏剧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现实主义传统。戏剧紧扣现实是需要的,但为什么我们的戏只能成为评奖戏,而不能长盛不衰?现实主义戏剧主要以教化为目的,风格基本是凝重的,甚至是沉重的。我们的戏试图让剧中人解决现实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人看得很累。我们不能忘了戏剧本来的功能———审美。省剧协主席张玉龙认为:“戏剧是感性的艺术,贵州戏剧创作要在关注人,关注普通人的生命感受和生活感受上下工夫。”

  剧团:面临生存危机

  何光渝举了个例子:有资料说,全国现有剧团2600多个,有300多个剧种,总收入22.4亿,当中只有4亿是票房收入,其余的是政府补贴或通过其它渠道的收入。以上数据说明,剧团不能靠票房来生存。他说:“很多地方,一个剧种就是一个剧团,如果这个剧团完了,就意味着这个剧种完了。比如我省的黔剧团,观众的市场在萎缩。黔剧还能否回到民间去,像过去的文琴戏那么受欢迎?它的出路何在?诸如此类的涉及戏剧文化的多样性、戏剧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是戏剧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不把民间文化保护起来,是当代人的罪过。”张玉龙也表达了他的忧虑:“贵州地方戏不仅观众在萎缩,而且它的源泉也在萎缩。”兼任省文联副主席和省剧协副主席的贵州省花灯剧团团长汪信山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说:“省花灯团就存在着人才流失和人才匮乏的情况,由于工资待遇低,留不住年轻的条件好的人才。目前剧团的演员中30岁以下的顶梁柱没有,全团90多号在职人员,30岁以下的只有21人,人员断代情况严重。并且缺乏导演、作曲、舞美、灯光、音响师等创作型和技术型人才。”

  希望与出路

  地方戏:有群众基础

  “真正的民间戏在民间盛行,比如地戏、傩戏。民间戏剧为何长盛不衰,这是值得研讨的问题。”何光渝说。汪信山表达了他对花灯的信心:“花灯在贵州,是有群众基础的。我们只要下基层演出,群众都很喜欢,尤其是到独山,场场满座。”这位国家一级演员说,除了群众基础,他的信心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增长;二是领导观念的转变;三是有这样一群文艺工作者在坚持。

  剧本:掺入新元素

  贵州省剧协副秘书长、从事剧本创作的石佳昱说:“省剧协正在搞一个课题——都市化品格,探讨怎样在地方戏、民族戏剧里掺入新的城市文化元素。”“包括在整个戏剧的构成中照顾了城市的审美情趣,比如服装、舞台背景、唱腔等。”张玉龙补充道。他说:“就贵州的地方戏而言,花灯的可塑性较强,作为一个剧种还在发展中。其它的民族戏则要保持在它们的地域文化生态中,做好自己在本民族中的普及发展工作。”

  戏剧教育:重要的阵地

  何光渝说:“近几年,我省一些剧团组织到校园去演出,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甚至演员在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比如甩水袖等,都会得到台下的掌声。这种现象和当前有人抱怨的‘戏曲节奏慢、不适应青年人的审美,观众不接受’等恰恰相反,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说明青年学生渴求戏剧熏陶。戏剧教育,这是一块重要的阵地。”

  各省代表观点集粹

  四川代表:当代中国戏剧正陷入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呼唤;一方面是战争期文化形态的隐性要求。甘肃代表:对西部戏剧的探讨应该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西部广大地域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是西部戏剧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戏剧创作上,兰州的实践证明:走本土化是一条很好的路子,用本土化表现人物、展示乡音、乡情,非常受群众欢迎。在用本土化创作上,要做到:从表层触及到内涵,由静态走向动态。云南代表:面对戏曲观众的流失、戏曲面临的危机,光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云南一些剧团由专业剧团开始走群众文化的路子,并取得成功。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民族剧种不一定走戏曲化道路,可根据各民族的特点来决定其走向。比如彝剧,可尝试走山歌剧的路子;白剧,可探讨走白族歌剧的路子。陕西代表:西部可借鉴东部的一些先进经验,比如浙江“小百花”对观众有一个定位:城市女性,知识分子。看上去它的观众范围缩小了,但有了定位之后,也定位了它的艺术追求,明确了它的发展方向。地方戏本身也应该有一个定位问题:面对本地观众,为本地的一定范围内的观众服好务。宁夏代表:在剧团管理方面,主张一个剧团搞两种制度:老的保留,然后找一批新演员,不拘一格,走向市场,以剧团养剧团。

  黔剧

  黔剧

  ,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

  黔剧

  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上世纪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鉴昆剧等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又学习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一般比较年轻。

  花灯戏

  花灯戏

  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后,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人贵州,并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成为本民族的戏曲艺术形式。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灯最为有名。

  西部地区部分地方戏剧种列表

  甘肃省:影子腔 甘南藏戏 陇剧 高山剧广西: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陕西省: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令阳线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陕西道戏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作者:陈艺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