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大力推进职教,为建设深圳作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42 人民网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顺利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的一项民心工程。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的口号,把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实事,让他们得实惠、共享改革成果的一件大事来抓。早在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

起的深圳成人教育就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之一;在2004年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市”评估中,深圳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又作为深圳教育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受到高度评价;“十五”以来,深圳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近20.18亿元,用于各级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建设。2004年,全市面向社会招生的成人教育培训227万人次,企业员工培训194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一、大力推动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深圳1979年建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全市土地面积2020平方公里。经过25年改革开放,深圳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423亿元,外贸出口总额778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1亿美元,人均GDP7000美元,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其中,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问题已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深圳是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典型的流入地城市。20年前,百万外来工涌入深圳,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深圳奇迹,时至今日,外来工仍然是深圳建设的主力军。深圳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约为5∶1。据统计,2004年深圳户籍人口为165万,居住一年以上外来人口为432万,目前实际管理的人口达到1071万。外来劳动力在深圳就业的有500多万,占全市就业人口总数80%。其中农民工占外来劳动力总数的70%,约300多万。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中,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受过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只有不到20%。另外,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中高级技能人才比例过低,2004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142万,其中初级技工90万,占63%,高级技工仅占7.6%。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深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一个主要障碍。进城务工人员要想在深圳获得生存和发展,改变其生存现状,也只有依靠知识,靠获取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不断高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既紧迫又十分严峻的课题。

  正是从这一现实出发,深圳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任务来抓。在每4年一次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都对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出部署,把做好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布的《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以及《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01—2010)》中,都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把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率纳入教育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化、开放式、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全体市民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2004年,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就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在今年5月召开的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和随后的市“两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再一次强调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维护外来劳务工的权益,“关爱外来劳务工,认真解决他们的薪酬、医疗、居住、培训和子女入学等问题”,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把职业培训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列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劳动、工会、财政、科技等有关职能部门打破部门界限,协同配合,加强领导,制定激励政策和推进方案,把搞好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作为本部门重要工作。各区也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这项工作,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牵头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有效地抓好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努力搭建“三个平台”,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灵活多样、实用有效的教育培训服务深圳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多,社会培训的需求也大。我们坚持以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服务,推动社会化的办学,满足市场化的需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举,文化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兼备,复盖多个教育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满足不同类型进城务工人员的学习要求,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是搭建文化教育平台,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明素质。在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初期,我们主要着眼于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必要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礼貌和城市生活知识,这是对务工人员从农村来到城市后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培训,让他们逐渐适应城市工作。我市现有街道成人文化学校20所,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194家,在区里有社区学院3所,社区学院分院、社区学校29所,社区教育站163个,这都是我们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文化素质培训的基本阵地。各成人文化学校和成教机构有针对性地面向务工人员开展知识性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仅2004年就培训了26万人。有关部门还积极深入社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面向劳务工的教育培训。市总工会联合教育、劳动部门,利用工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网络,以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务工人员文化知识素养、文明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走进社区和企业,开展教育培训。全市参加工会系统组织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人数累计已有近百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市进城务工人员中开展面向打工者的“春风行动”,举办了多场以“城市常识和劳动法律法规”为主题的免费培训,增强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深入社区,大力推进“温暖工程”,他们把教学点设在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补习,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多年来累计培训7万人次。

  二是搭建职业技能训练平台,提高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要使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能持续开展并收到实效,关键在于能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做好对进城务工人员适应性、引导性、知识性培训的同时,我们把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发挥教育培训的主体作用,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培训急需的技能人才为龙头,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市现有政府组建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13家,高级技工学校1所,民办技校3所,社会力量举办的技能培训机构225家,承担起社会上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任务,通过多种渠道把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推上了“快车道”。华为、富士康、康佳、比亚迪等大型企业成立了培训学院,把面向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下力气培养本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华为公司提出:人力资本增值比财务资本增值更重要,华为培训学院自1998年以来,已累计培训本企业员工94.4万人次。富士康集团提出:“聚才乃壮,富士则康”,从人才的选、育、用、留入手,实现人才的本土化、科技化、国际化,公司规定每年“员级”职工应完成175小时、“师级”职工要完成288小时强制性培训任务,并对员工培训经费采取“上不封顶”的做法,充分加以保证,公司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高达3亿多元。东江集团公司对新上岗员工采取师傅手把手教手艺的“学徒式”培训方式,边工作,边培训,边学习。在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宝安、龙岗两区,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务工人员就近到成人学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宝安区政府给每个街道拨出20万元启动经费,各街道也配套了安排相应的培训经费;两区以职业学校一成人学校为基地,与行业、企业和协会合作,共同设计培训方案、安排培训内容,确定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材,形成实用有效的培训“菜单”,为企业培训技能人才,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搭建学历教育平台,提升务工人员的学历层次。为满足务工人员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给他们提供边工作、边上学,完成学历教育的机会,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设立了成教学院或继续教育部,此外我市还有电大1所、高等教育函授站29个、高校远程教育学习点12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6所,主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深大成教学院坚持“上规模、增门类、出特色”的思路,办学形式由初期单一的成人高考辅导、成人大专计划内招生,发展到现在包括成人本专科教育和校企合作、深港合作、中外合作教育等形式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现有成教在校生1.5万人,其中近90%是进城务工人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开始举办成人大专教育以来,针对企业用人需求,采取“量身定做,送教上门”的办法,为企业培养了数千名大专学历的技能人才。深圳电大利用自身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优势,构建起一直延伸到基层社区的现代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已累计培养大专层次以上学员2万多人,目前在校学生近3万人,主要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各中职学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改革招生制度,降低入学门槛,打破户籍限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免试注册入读成人中专或成人高中,目前在校学习的进城务工人员有近3千人。另外,我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在籍考生45万,每年约有16万人次参加自学考试。为了增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我们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引进国内外40多所著名高校在深圳组建了深圳大学城和虚拟大学园,发挥名校“聚合效应”,长短结合,开展高层次专业教育,现有在读的研究生数千人,到2004年有5.1万人在这里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培训。

  学习创造机会,知识改变命运。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他们在深圳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有些人返回内地以后,运用所学到的技能和管理理念,自己创业,也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青年女工安子就是深圳百万打工青年的一个突出代表,20年前她来深圳打工,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她把前几年打工的收入全部用来读书,一步步学完了中学、大学的课程,终于从一名普通打工妹成长为一位作家,获得团中央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奖学金,被中央电视台推选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20个历史风云人物之一。如今她是一个拥有4家颇具实力企业的企业家;女工郭如贞来深以后经过21年不懈努力,边学习、边工作,用心做事,诚信做人,终身学习,自我增值,从一个打工妹成长为一家企业的生产经理,今年又光荣当选为“全国劳模”,成为我市进城务工人员学习成才的又一个榜样。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推动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民心工程。为了把这项工作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们在坚持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策略的同时,积极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层面上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进城务工人员、用人企业和政府社会“三赢”的目标。

  一是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我市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规定“劳务工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凭依法取得的《特种人员操作证》上岗。劳务工从事技术工作的,必须凭依法取得的《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上岗”,较早实行了部分工种就业准入制度,为推动相关培训提供依据。1994年,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管理条例》,对特区成人教育的管理进行规范,并于2002年、2004年两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行了修定,这是我国一部出台较早的成人教育法规。1997年,《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技能鉴定条例》颁布执行,2003年,又颁布了《深圳市职业训练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对我市技能性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了我市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审批程序、经费保障和运行机制,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二是进一步深化职业与成人教育改革,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我市着力打破以往各种政策上的障碍,积极推进职成教改革,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近年来,市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深圳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方案》、《关于利用我市职业和成人学校资源开展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深圳市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相互沟通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规范我市成人中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建立各中职学校之间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为沟通和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提供条件。改革招生办法,实行弹性学制,允许灵活安排,方便务工人员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双证制度,使重点中职学校主体专业、示范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市劳动部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提交了一个关于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就我市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应采取的政策建议作了深入的探讨。我市还针对企业培训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政府部门可以直接认可企业培训考核的成绩,经过企业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劳动部门即可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制定更为积极有力的激励政策,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为优秀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户籍问题一直是困扰进城务工人员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市将改革入户制度,实施技术技能迁户政策,为技能型人才入户开辟通道,鼓励进城务工人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2002年,在《深圳市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就已经规定“具有大专学历,且是本市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专业或岗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技能型人才,可以享受我市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2004年,规定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深圳市技能标兵”和“优秀技师”的技能型人才都可以招调入户。今年,又明确规定深圳高级技工学校非深圳户籍的毕业生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一旦在深就业就可以申请入户,取得深圳户籍。2005年以来已有200多位优秀技能人才被招调入户。

  此外,我市还正在研究制定有关高技能人才的津贴制度、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补贴制度和技能人才的培训激励制度,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同时拟出台由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管理办法,以体现政府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社会责任,推动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鼓励进城务工人员踊跃参加教育培训。

  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强化政府统筹、切实加强领导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各有关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社会上形成平等包容、和谐共进的理念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条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切实保障。

  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上级要求和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城市相比也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感谢教育部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决心借这次现场会会的东风,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推进深圳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为深圳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百万在深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提高和发展的机会,为进一步促进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做出新的贡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