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心底无私 谆谆善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5:42 人民网

  与史纪言同志相知很深的同志都说:“谁如果同老史都处不好,同别人就没法相处了。”

  我同纪言同志交往四十五年,在一个机关相处四年多,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约一年,耳闻身历,对此颇有同感。

  我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的这一年,又因整风分为两段,是他担任《新华日报》太行版总编辑的时候。

  《新华日报》是个好集体,多数人员年方弱冠,水平不高但是干劲很足,身无长物因而亦无牵挂,工作、学习之外,似乎不知他事,进步都是比较快的。老史三十多岁,是全报社公认的大兄长,把两三百人团结得像个大家庭。和睦的家庭也有矛盾。这个家庭由本地人和“一声炮响上太行”的外来人组成,前者人多,后者人少。前者多在行政部门服务,后者多在编辑部门工作。后者大概因为见过一些“世面”,看不惯前者的某些“土气”。前者多数没有出过山沟,总觉得后者有些“洋味”。由于某些生活习惯和思想作风形成的细微差别,或说多隐少现的“疙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来干部和当地干部、工农分子和知识分子的矛盾,带有时代的历史的色彩。

  在残酷、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两部分人并肩战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上述矛盾或说差别逐年减缓,但长期未完全消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气候,还不时表现出来。

  老史是本地干部,但在外读书、工作多年,“见过世面”。他是知识分子,但保留了淳朴、敦实的乡土气息。他了解两部分人,在某种程度上兼有两部分人的长处和优点。他注意两部分人的团结,有条件把两部分人凝聚起来。残酷的战争,严重的灾荒,锻炼人们的意志,也消耗人们的耐力。1943年是太行山生活最苦的一年,秋冬间的一天,报社发生了一次争论:一些人在饭场当时没有饭厅,更没有桌椅,人们都站在伙房院中吃饭,是为饭场当众批评伙食不好,同炊事员发生了少有的争执。现在来看,这样的争执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当年,在普遍和谐的机关内部,就是少见的大事了。说来惭愧,我是编委当中少有的“积极分子”之一,也参加了对炊事班提意见的行列。

  所说“伙食不好”,其实是吃不饱。副食是盐拌萝卜条,主食是加了树叶的小米饭,炊事员给大家平均分配,谁都感觉量少。行政部门的同志体力劳动较重,按理更吃不饱,意见更多一些,但他们恰恰不提。伙食是行政部门操办的,提意见者几乎都是编辑部的人员。同两个部门历史性的矛盾影响联系起来,无形中成为编辑部门对行政部门的意见。

  双方争论的时候,老史正在场。他对大家说:“伙食不好,大家关心,都来想想办法呀!”

  谁有妙法?连续多次大“扫荡”,连续两年大灾荒,为度过黎明前的黑暗,为减轻群众负担,机关甚至部队的口粮都压缩了,没有机动余地;报社的开荒队已经出发,但在明年秋收以前,拿不回一颗粮食。至于经商生财一类门道,当时人们想都不会想。

  老史有办法。先同炊事班同志说,后同总务科的同志说,一袋旱烟,两条板凳,亲亲密密地拉呱起来:“物质条件这么艰难,一日三餐按时开饭,同志们出了大力呀!人们吃不饱,炊事班也没吃饱,我老史也没吃饱呀!有些意见过头了,不是对着你们炊事班,也不是对着我老史,是想把伙食搞好呀!”炊事班的同志本来有些火气,经老史一说,火气全消,争论的事一字不提,集中研究起改善伙食办法来了。

  又同提意见的“积极分子”说,内容一样,角度不同。老史说:伙食确实应该改善。炊事班的同志跟大家一锅吃饭,他们不想搞的好一点?他们其实更着急,正在积极想办法。在报社,担任主要领导工作的是我们这些人——知识分子。行政部门的人同我们相处都很小心,尊重我们,也希望我们平等相待,给予同样的尊重。这是我们应该做到也容易做到的,从这次争论中,你们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这种感觉大家都是有的,老史从道理上点破了。它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这场争论比较理想地解决:全报社的人员动手挖野菜、采树叶,炊事班的同志拣干洗净,加工细煮,使小米菜饭粘稠增量,人们比以前吃得饱了。更重要的是使全体人员,特别是编辑部的一些同志,体会到应该怎样协调两个部门的关系。我自己感受甚深,此后四十多年,照老史的意见处理这类事务,效果一直是好的。

  编辑部知识分子比较集中。当时所谓知识分子,多是年纪很轻的中、小学生。这些同志共同语言较多,相处比较融洽,但也不是没有矛盾。一次开编委会,有位编委批评一个标题做得不好,主管此事的另一位编委不仅没有接受批评,还说了两句出格的话,于是发生了争论,也可说是争吵,从业务研究转到态度剖析。

  老史通看各版大样,先把责任担起来,说:“这个题我看过,有缺点,我负责。咱们先研究怎样标好这个题,至于同志间话轻话重,我看不是什么大事。”

  由于领导承担责任,把争论引上正题,那个标题又没有原则错误,同志间关系向来比较正常,会上可说的话就不多了。会后,老史分别找当事者、找我们没有发言的同志谈心:标题确实不够好,但无原则错误,是个改进的问题。原则问题一定要说清楚,非原则问题说说也行,不说更好,免得伤损同志间的和气。“和气”二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声誉不好。其实在革命队伍中,像老史常说的,大事讲究,小事糊涂,和和气气,同心协力搞工作,有什么不好呢?老史待人处事一向宽厚、克己,越是难办的事情越是如此。解放邢台城,在太行区是个不小的喜事,报社派我前往采访,写了若干新闻、通讯,大都用了,少数未用。总起来看,报道不算少。但领导认为对邢台宣传不够,提出严厉批评。当时国民党“摘桃子”,正策划进攻解放区,重点之一是打通平汉路。这时我太行部队主力远在豫北,邢台南北兵力空虚,正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邢台的繁荣和稳定,为“疑兵”计。报纸已有的宣传未能充分体现这个意图。对此我有难言之隐:稿子写了不少,有的能用但是没有用;有些材料还可以再写,而有关领导同志却说不必写了。上面批评宣传不够,责任并不在我。但我不便说明个中情况,只好捏着鼻子检讨,憋了一肚子气。

  按照编辑部的分工,老史没有直接处理此事。听到批评后,他立即向主管的同志和我本人了解情况,并向领导如实汇报,诚恳接受批评,承担责任,同时提出继续报道的设想,得到党委领导的肯定。报社的主管同志先不同意老史的设想,认为有关邢台的报道已经不少,如果太多了,以后解放更大的城市,宣传报道不好平衡。老史说,这种考虑很必要,报纸宣传必须全面安排。现在把邢台的宣传突出一些,是从当前对敌斗争着想,邢台的工作也确实做得不错,这种安排带有特殊性质,以后人们对此会理解的。

  领导意见统一了。老史来做我的工作。他肯定我的工作有成绩,又指出虽然稿件不少,但从整体说可能没有鲜明地体现领导的意图,应该根据新的认识再写几篇。对此,我本人口服心服,其他同志也说好。

  “大革文化命”之后两年,老史恢复了部分工作,因事路过北京,我请他便饭。席间谈起十年浩劫之中及其前后的一些人、事,我说你胸怀广博,虚己待人,自是难能可贵,但对有的人失之过宽,于工作不利,也给自己招来烦恼。因为即使在革命阵营内部,十个指头也参差不齐,我们很难把每个人都看得很准。这话是有事实为据的,老史表示同意。但他同时举出更多的事实,宣传他奉行近半个世纪的“宁可人负我,我不能负人”的主张。我说,你说的不错,这就是你老史之为老史。老史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话用在老史身上,我觉得很合适。1986年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