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仇的火焰从心里烧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5:57 人民网

  《复仇的火焰》是我第三次去朝鲜战场时,在安东即今之丹东伤兵医院里写的一篇通讯。两小时采访,三小时写稿,不说文不加点,确是一气呵成。事后看,再有一两小时,稍加涂饰,改得精致一些就好了,当时原不必那样火急付邮。

  采写快,处理也快。范长江同志接到此稿,看看有些意思,立即放下他事,亲自编辑、定稿,第二天《人民日报》一版见报。范在我国新闻界的造诣,大家是公认的。他从记者

工作起步,在《人民日报》社长岗位上,还是亲自部署记者采访,亲自处理记者的稿件,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写文章,我还少有这样的冲动。当时满腔怒火,不事雕琢,只想争分夺秒,把这个血淋淋的催人奋起的惨剧记下来,献给万千关怀朝鲜战争的读者。这种感情积蓄很久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武乡县峪口村,日本侵略军一次“扫荡”刚退,我赶到它制造的杀人场。七十八具老弱妇孺的尸体,用人血在庙前影壁上涂写的“杀人场”三个斗大日化汉字,猛烈敲击穿军装和穿便服的未死者的心;此仇不报,何以为人!抗日战争以前,武乡人性情平和,不吃鸡肉,甚至不敢杀鸡。到了四十年代,没有在这个那个杀人场遇难的武乡人却杀人了,杀日本兵,杀随之而来的蒋家兵,有的杀红了眼,成为战斗英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峪口那样的惨案我看得多了,写过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就叫《仇恨》。朝鲜战争初期,在汉城、水原、忠州、春川等朝鲜南部城市,我又看到许多杀人场,有的出自李承晚们之手,有的是美国侵略军所为。新仇牵动旧仇,在心底结成一团怒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我国人民是一次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大教育、大发动。同我国在日本侵略时期出过一些“汉奸”一样,朝鲜在日本侵据时期也出过一些“朝奸”。这一小撮人类渣滓,卖身投敌,为虎作伥,跟随日本侵略者来我国作恶,成为大大小小的虐害狂。群众恨之入骨,贬之为“高丽棒子”、“二鬼子”。许多人不了解朝鲜志士仁人同我国军民并肩在中国抗日的情况,一时也分不清朝鲜人民和一小撮“朝奸”的区别,听说出兵援朝,想到“高丽棒子”,心里很不舒服。报纸宣传“高丽棒子”就是李承晚之类,“抗美”就是抗击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高丽棒子”,“援朝”就是援助曾经同我们并肩抗日现在继续同我们一起反对美国侵略的朝鲜人民。群众反映:报纸说得对,气理顺了,只是“心里总像有个苍蝇”。

  怎样消除一些人心里这个“苍蝇”?是我在抗美援朝初期经常思考的题目之一。我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已一个半月,早就应该交卷了。正好,在安东伤兵医院遇到志愿军某部步兵炮连指导员张忠。这位刚在二次战役负伤下来的青年干部的亲身经历,足能生动有力地赶跑一些人心里的“苍蝇”,我就老老实实,匆匆忙忙地纪录下来,写成这篇通讯。在那个撕心裂肺的杀人场上,张忠对战士说的那几句话,也是说给全国人民听的:“同志们,什么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就是给这个全家被杀害只剩了孤身一人的孩子报仇!就是给受苦受难的朝鲜人民报仇,就是不让彭湖村孩子所在村的事情发生在鸭绿江以北我们神圣的国土上!”多么实在、明快和富有哲理。这是最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我相信任何有正义感的人都会闻之动容。

  通讯必须完全真实。在这篇文章中,我没有增添任何枝叶,哪怕一个细节。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过于注意时效,追求简短这也是对的,宥于就事论事,避免抒发议论,以致完全可以述及的日本侵略军在我国的残杀,美李承晚当时在朝鲜的暴行,朝鲜革命者同我们并肩作战的事迹,一点都没有写到,文章看起来有些“干”。尽管如此,还有三千多字,在当时算是长文章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记者、作家的作品数以千计。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充分显示了魏巍同志深厚的功力,我是很钦佩的。在汉江北岸,我们在志愿军三十八军一起工作过不长的时间。魏巍文学素养很高,熟悉战士,深入生活,勤于笔记,但没有看到他当时写作。看来是在咀嚼、消化,等瓜熟蒂落,从容为文,精雕细刻,铸成精品。记者的任务和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力求真实、迅捷,在看准问题、搞清事实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尽快出稿。记得也是在汉江北岸,同陆超琪同志在三十八军采访。当时交通、通讯极为困难,每当听说有同志夜间回安东,我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躲到山岩间隐蔽处赶稿子。酷寒逼人,敌机狂炸,一概不顾不问,为的赶上黄昏后开动的便车。在这种情况下写稿,只求辞能达意,不敢和不能字斟句酌。回忆这些情况,只是想说,作者、记者的工作都重要,作用不尽相同,应该互相补充。但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中外都有一些新闻记者,在日常繁忙的采写工作中,注意拓展视野,锤炼思想,积累材料,一旦时机成熟,写作同本职有关或无直接关系的作品,记者又是作家。可以想见,随着我们国家记者队伍革命化、年青化、专业化进程的加速,这样的同志会越来越多。新闻工作前程似锦。

  1988年7月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