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937,我打响了南苑战斗第一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09:13 南方都市报

  从抗战头打到抗战尾的老兵袁鸣玉

  1937,我打响了南苑战斗第一枪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寻访抗战老兵

  重现历史迷思中人性的温暖,还原宏大叙事下细节的真实

  他们是光荣的缔造者,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

  特别报道 第45期

  老兵档案

  袁鸣玉

  1917年 生于河北邯郸

  1936年 在第29军军事训练团接受训练

  1937年12月 到黄埔军校学习

  1939年 第36军第5师15团连长

  1940年9月 79师235团连长

  1941年9月 194师581团二营副营长

  1947年12月 第59军180师540团营长,次年参加台儿庄起义

  1948年11月 人民解放军97师289团副团长

  1949年后 历任南京华东军政大学教官、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战术系授教、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教授

  1954年 到安徽六安专署教育局直至退休,现居安徽省六安市

  1937年7月28日清晨,一宿未睡的袁鸣玉坚守在南苑城墙外巡逻,一夜的安静使得这个刚刚20岁的年轻人有些松懈。但是一阵突来的跑步声使他产生了警觉——这是一群人发出的声音,而且步伐比较整齐。

  不久,当袁远眺时,发现一片模糊的人影。“日军穿的都是皮靴,走路的声音很响。所以我估计来的就是日军,于是我就开了一枪,接着周围枪声四起。”2005年7月31日,袁鸣玉回忆说。

  后来,袁鸣玉受到他的班长的批评,理由是,没有看清来者就放枪,如果不是日军,怎么办?幸运的是,袁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因此打响了南苑战斗的第一枪。

  南苑战斗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七七事变”是日军以“寻人”为借口蓄意发动的一场战斗,那么南苑战斗则公开表明了日军全面侵华的野心。

  南苑日军放下空降兵

  敌人在城墙内外同时发动了进攻,守军因此大乱

  “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公开宣称“不扩大”的方针,暗地里却向华北派兵,并向平、津地区结集。国民党部队遂向保定、石家庄地区集结。国民革命军第29军命令第132师在永定河以南集结,命令该师独立第27旅进入北平担任城防任务。7月27日,日军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第29军驻军发动袭击。守军分别退至南苑和北苑。

  当时的南苑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驻地。袁鸣玉至今还记得,南苑里有飞机场,有第29军的军事训练团,以及第29军军长宋哲元的卫队,还有一个手枪旅等等。手枪旅的旅长名叫孙玉田,孙兼任第29军军事训练团团长。袁鸣玉当时正是这个训练团的学员。

  早在1937年初,时年20岁的袁鸣玉和另外两个同乡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来到北平。当时,全国各界掀起了抗日的高潮,北平的学生纷纷上街游行。袁鸣玉等人本来是想来参加游行的,但正好碰到宋哲元站在一个大广场中间的台子,对学生讲话,广场上围满了人。宋的讲话大意是,“你们要抗日,我负责打仗,将来成立一个培训班,培养抗日的战士,希望学生们报名”。不久,袁鸣玉参加了这个军事训练团,学员们都是大学生、高中生,也有初中生,而袁鸣玉初中尚未毕业。按照计划,这个军事训练团的训练时间是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不料,几个月后就发生了南苑战斗。

  袁鸣玉说,他们早就接到通知称,廊坊方向的日军可能会进攻南苑,所以参加守卫的第29军先期构筑好了防御工事,并派人轮流值班放哨。7月27日晚,正好轮到袁鸣玉所在的班放哨。一个班有16个人,又分为4个小组,前面3个小组,每组2人,剩下8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前后距离十几米远。

  袁鸣玉和另外一个学员在最前面。当发现日军时,袁鸣玉当即放枪,四周枪声大作,后方战士立即进入阵地作战。袁鸣玉等前哨的哨兵们立即撤回来,组成了预备队,准备随时增援。

  史料记载,7月28日8时,日军第20师团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第29军发起攻击。而“南苑守军在日军攻击下,指挥失灵,各自为战,一片混乱”。据袁鸣玉回忆,战斗打到上午10点多钟的时候,日军的飞机在南苑上空放下空降兵,这样在南苑城墙内外,日军同时发动了进攻,守军因此大乱。

  与此同时,位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侵入大红门地区切断南苑到城内的道路,阻击由南苑向城内撤退的第29军部队。战至下午13时,南苑战斗结束。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战斗中殉国。第29军第37师一部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也被日军增援部队击退。

  袁鸣玉回忆说,当第29军守卫部队被打乱后,手枪旅旅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孙玉田带着20多个人向南苑外冲杀,正好经过军事训练团驻扎地,于是袁鸣玉和其他1600多名军事训练团的学员跟随孙玉田一起向南苑外冲杀。一路上虽有日军阻拦,但因为日军人数较少,约到下午16时,孙玉田带领军事训练团成功冲出日军的包围。途中,有不少学员被冲散,但伤亡不大。

  昆仑关激战5昼夜未眠

  撤退时袁鸣玉躺下便睡着了,醒来时部队已全部撤走了

  孙玉田带着军事训练团撤到河北的河涧县,因为都是年轻的学员,所以他们没有参战,而是继续训练。日军不断入侵,军事训练团不断撤退,白天休息,夜间行军,一直撤到河南新乡,仍然继续训练。

  一日,冯玉祥到军事训练团讲话。现在,袁鸣玉还依稀记得冯所讲的是关于他在上海指挥作战的情况。后来,冯玉祥打电报给宋哲元称,军事训练团的学员素质都很好,命其从中挑选500人报考黄埔军校。袁也被选中,其后,有300多人考上黄埔军校,袁鸣玉也因此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第1总队的学员。

  斯时,南京已经失陷,黄埔军校迁往四川铜梁县安居镇。一年半后,即1939年,袁鸣玉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36军第5师15团2营5连当连长。当时,第36军是蒋介石的警卫部队,负责守卫战时陪都重庆。而袁鸣玉所在的第2营负责守卫重庆机场,防备日军特务破坏机场。

  1939年,随着战局的变化,第36军开赴昆仑关,负责守卫昆仑关。根据史料的记载,36军是以接替国军第5军进攻八塘的任务而出现在昆仑关的。但第36军自始至终表现差强人意。当年,日本发动桂南战役,企图彻底切断中国最主要补给路线。11月17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后强渡邕江,11月24日下午攻陷南宁,12月4日,占领昆仑关。但在昆仑关,国军以惨烈的代价重挫日军,几乎全歼日本精锐之师——“钢军”主力第21旅团。

  国军第5军本以为可以趁胜追击,一举收复南宁,但日军从九塘撤退至八塘后拼死抵抗,战至1940年1月12日,毫无进展。而第5军在经过苦战之后,伤亡甚重,人员疲惫,已经不适合战斗,于1月12日奉命转移至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攻击任务移交姚纯的第36军接替。

  被重挫之后的日军于1940年1月中旬开始反攻。徐庭瑶指挥第2军、第36军、第99军为中路军,固守九塘、昆仑关一带,袁鸣玉作为第36军第5师15团2营5连的连长,参加了守卫九塘的战斗。如今,袁鸣玉已经记不清战斗的日期了,只记得自己所带的连和日军打了5天5夜。日军先用飞机轰炸、大炮进攻。

  “日军白天进攻,我们晚上进攻,我们白天失去的阵地,晚上一定再夺回来。”袁鸣玉回忆说。开始,袁鸣玉将整个连分为一线和二线,一线为2个排,二线为1个排,二线的1个排是机动的,无论一线的哪个排紧张了,就派机动排增援。

  连队指挥部距离一线有五六十米远,袁鸣玉就根据通讯员从前线汇报的情况随时做出部署。每个班有一名通讯员。战斗到后期,就不分一线二线了,全部在前线作战,包括袁鸣玉自己和他的警卫员。袁鸣玉在战壕里来回跑动,哪里紧张哪里跑。看到战士牺牲了,机枪放在那里,自己就上去抱着机枪打。袁的警卫员因此中枪身亡。

  在这5天5夜里,袁的部队没有休息,前几天,后方有人送饭,有时候是米饭加空心菜,有时候是饼干。最后的一两天连饭都供应不上了,战士们就饿着肚子打,“最后已经没有饿的感觉了”。5天5夜的激战之后,袁鸣玉的连只剩下30多人,而他的连之前有160人。

  “我们死亡太惨重了,都是四川人,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袁鸣玉说:“我那时才二十一二岁,也是第一次做指挥官,指挥能力比较差,我的警卫员有丰富的参战经验,他帮我出了很多主意。”

  最后,上级命令袁鸣玉的连撤回,剩下的30人组成督战队,督察是否有从前线退回来的士兵。而袁鸣玉自己跑到一块隐蔽物后面躺下,因为5天5夜没有睡觉,刚刚躺下,袁就呼呼大睡。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当袁鸣玉醒来的时候,部队已经全部撤退,原来的战场一片死寂。

  国军的这次防御战,终因指挥失误,全都仓皇逃窜,致使第5军将士浴血奋战半个多月才攻占的地盘,顷刻间丧失。1940年2月21日,蒋介石宣布,第36军军长姚纯撤职查办。

  金华找到“新工作”

  袁鸣玉不想当参谋,想继续当连长,凭黄埔军校毕业证进了新部队

  醒来后,找不到部队的袁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吃了饭,一路打听部队的下落,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在湖南湘潭找到第36军第5师。袁直接找到第5师副师长李弥。袁鸣玉与李弥相熟,李曾经是一个干部训练班的主任,袁是这个训练班的队长。李安排袁为一个新组建的连的连长,这个连都是由排长和班长组成的。李率领这个连和另外一个同样性质的连赴四川接新兵。回来以后,李弥将袁鸣玉调到师部当参谋,而袁不愿意,还想继续当连长。

  “心里不愿意但也不能说出来啊,我就向他(指李弥)借200元钱,他就借给我了。”袁鸣玉说。袁随即找到先前的连队,找到几个平时关系很好的排长和班长说,他要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找工作”,“还想做个连长”。其中有2个排长和1个班长表示愿意跟随袁。于是,几个人离开湘潭,先后到江西吉安、鹰潭,最后辗转到浙江金华。

  “那时候,只要有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袁鸣玉说。在浙江金华,袁鸣玉加入国民革命军194师581团任连长。

  那时,宁波被认为是”浙江财阀的发祥地”,而且也是浙江甚至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日军占领了宁波,企图将其编入南京伪政府的管辖,以求彻底封锁。约为1940年间,袁鸣玉带领自己的连队攻克了宁波的一个日军炮台,因此荣升为副营长。

  1942年,袁鸣玉随部队转战江西,守卫江西的南城县,袁鸣玉所在的二营守卫南城县西面,防御工事刚刚建好,日军就来了,将南城县包围了起来。

  “我们是下午到的,晚上日军就赶到了。”袁鸣玉回忆说,“日军并没有马上进攻,第二天拂晓,日军开始发动进攻。”

  在密集的枪炮声中,二营营长接到了团长的一个电话。团长说,掐断电话,不再用电话联系,改用通讯员联系。营长觉得纳闷,为什么不用电话联系呢?于是征求副营长袁鸣玉的意见,袁鸣玉思索了一番后猜测,可能是团长将要抛下二营独自撤退。正在猜测间,又有通讯员汇报团长的命令,没有命令不得撤退。这更加重了二营的怀疑。

  营长询问袁鸣玉该怎么做?袁鸣玉观察了当时的形势后,认为西边并不是日军的主力,“因为西面的火光最大,最有可能是虚势,所以我们就要从这个地方冲出去”。

  营长随即召集了所有连长,命令一切听副营长的指挥,营长从自己身上解下整个营的唯一的一把手枪,交给了袁鸣玉说,如有人不听指挥,立即枪毙。袁鸣玉命令机关枪在前面扫射,自己断后。果然如袁鸣玉所料,西面不是日军的主力,袁鸣玉带领二营很快冲出日军的包围,跑到对面的一座山里,并计划向江西广昌转移,寻找自己的部队。

  在山上走了2天后,巧遇团长带着一营和三营也撤到山里。团长随即向二营营长道歉,自称在撤退时,没有通知二营。而团长带领的一营和三营撤退时,遭遇日军猛烈的阻击,一名营长在撤退途中阵亡。团长带领剩下的战士奔赴广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部队,重新整顿。此后,部队转移到湖南株洲。

  1943年,袁鸣玉被调到黄埔军校武岗第二分校,进行补训,学习一年半时间。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的第33集团军,在军事训练班做教官。但因为与领导关系不好,袁鸣玉选择了离开,投奔第59军,任180师538团第一营副营长。直到抗战结束,袁鸣玉再没有打过重要的战斗了。

  作为一个完全参与了8年抗战的老兵,袁的参战经历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政府抗日策略的变化。

  台儿庄起义加入解放军

  都是秘密进行的,都是私交很好的人之间相互发展

  抗战结束后,袁鸣玉随国民革命军第59军奔赴台儿庄,和第77军共同驻扎在这里,直到1948年11月,两个军同时起义。

  “在1945年到1948年,这三年间,我们和共产党打过很多次,但是共产党打的是游击战,溜得很快,我们围不住他们,我们还吃过几次亏。”袁鸣玉回忆说,“后来,共产党打入我们内部,以后我们就不打了。”

  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的张克侠、何基沣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努力下,第59军和第77军很多军官都被说服,计划投奔共产党。“都是秘密进行的,都是私交很好的人之间相互发展,要不然,走漏了风声是要杀头的。领导都起义了,其他的人都听领导的。”袁鸣玉说。

  180师一位副师长是袁鸣玉的同学,两人私交甚好,在这位副师长的说服下,袁鸣玉决定起义。“共产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而我们没有”。

  此后,袁鸣玉就不再打共产党的部队了。一次,团长带着几个营准备包围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部队。但作为180师540团营长的袁鸣玉以迷失方向为借口,带着一个警卫员从半路回来了。找不到营长,这个营就没法参加战斗,结果这场战斗也没能打成。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11月8日凌晨,第59军和77军,在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在台儿庄地区举行起义。当天下午,该部按计划撤出防地,向运河北岸开进。11月9日,起义部队从台儿庄一线北渡运河。11月10日,进入峄县解放区。张、何起义为解放军创造了全歼黄伯韬兵团的有利条件。袁鸣玉从此加入了人民解放军。

  “家仇与国恨,从戎在南苑……八年抗日寇,三年打内战,浴血十一年,枪械未下肩。”这是88岁高龄的袁鸣玉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写的一首题为《怀旧》的诗,总结了他88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诗开头写道:“少年家贫寒,辍学初中班。非是不好学,家父逝英年。”袁出生在河北邯郸临漳县一个十分殷实的家庭,但恰逢乱世,袁家遭土匪洗劫,被枪杀18口人,袁家因此衰败。那一年,袁鸣玉只有12岁。毕竟如此乱世已经一去不返了。如今,老人生活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安静的住宅区里,他在诗歌的结尾描述了他的晚年生活:“目睹京奥运,平生无遗憾。……欣逢盛世欢,小康乐晚年。”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鲍小东

  平津作战

  平津顷刻陷落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一方面标榜“不扩大”方针,一方面向华北派兵。在日军向平、津地区集结期间,中国驻屯军所属部队已分别集结于密云、高丽营、天津和北平附近地区。第29军令第132师在永定河以南集结,令该师独立第27旅进入北平担任城防。

  25日晚,日军一部侵入廊坊,26日占领。当日下午,日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19时,日军1个大队乘车经广安门向北平城内开进,受到守军阻击。27日,日军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第29军驻军发动袭击。守军分别退至南苑和北苑。

  7月28日8时,日军第20师团由司令官香月清司指挥,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向北平地区第29军发动总攻,对驻守南苑的第29军特务旅、第38师第114旅、骑兵第9师等部发起攻击。南苑守军在日军攻击下,指挥失灵,各自为战,一片混乱。位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前出到大红门地区切断南苑到城内的道路,阻击向城内撤退的第29军部队。战至13时,南苑战斗结束。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殉国。与此同时,第29军第37师一部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被日军增援部队击退。

  当日,日军攻占清河镇。该地守军冀北保安部队第2旅退至黄寺。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28日下午,宋哲元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于当日晚离北平赴保定。第37师奉令向保定方面撤退。

  29日8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击北苑与黄寺。黄寺守军冀北保安部队与日军战斗至18时后撤退。北苑军第39旅转移,北平陷落。

  驻防天津的第29军第38师部队,于29日凌晨主动向天津日军发动攻击,攻占天津总站日军驻地,并向驻海光寺日军司令部和东局子飞机场展开攻击。开始时较为顺利,后在日军飞机、炮火反击下,至15时开始撤退,随之天津沦陷。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至此,平、津作战结束。

  声明

  《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报道7月7日起改为每日刊出,该报道将延续至9月3日,敬请继续关注。

  启事

  欢迎读者提供抗战老兵线索

  电话:020-87388888

  传真:020-87373419

  电邮:nandusd@vip.sina.com

  nandusd@188.com

  Laobing@vip.sohu.net

  图:

  88岁的袁鸣玉。 记者鲍小东摄

  在天津街道上横行的日军。

  日军登上北平永定门城楼。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平津作战要图制图/吴山

  1937年8月8日,日本军队在北平前门大街。 本版黑白图片均为历史资料图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