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治理假新闻要“扼喉断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0:27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8月5日卫生部发表声明,当天北京一家媒体称,从卫生部了解到的、国务院已批准卫生部上报的取消医疗广告计划的报道内容失实(2005年8月5日新华网报道)。看了这则消息,令人感到十分困惑,在当前新闻界大力治理、打击虚假新闻的今天,个别媒体、记者还在公然制造虚假新闻,而且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事关政策性方针、原则的出台,这不仅表明了一些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而且了说明了在治理、打击虚假新闻环境中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致使虚假新闻事件时有发生。

  虚假新闻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个别媒体、记者在不当竞争中出现的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功利主义”在作崇。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个别媒体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谋求自身生存和扩张之道,个别媒体不是遵循真实、客观的新闻原则,而是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是深入一线进行实地采访,而是道听途说,抢在“第一时间”发表;不是遵照事实的本来面目,而是在立题上原地拔高,标新立异,吸人眼球。这些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个别媒体、记者存在的“功利主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个别媒体、记者的新闻浮躁症严重,一味追求新、奇、特,一心想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出名动心思,忘记了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这不能不说是新闻界的一个悲哀。

  当前虚假新闻付出的成本低,是其难以杜绝的一个重要根源。当前新闻主管部门,对杜绝虚假新闻主要的治理手段是要求行业自律,虽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在个案的处理上,还是存在说得重,处理轻的情况。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上出现的虚假新闻,如啤酒甲醛含量超标;某地要花几个亿建新闻烈士陵园;兵马俑百年后将会变成一个煤坑等等,人们看到的只是对这些假新闻的披露,并没有看到或听到对这假新闻始作俑者的处理结果,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被“某”字所代替。这种制造虚假新闻的“低成本”,不可能杜绝虚假新闻。所以,杜绝虚假新闻必须要提高成本,就是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如,对制造虚假新闻的媒体、记者的名字进行暴光,向社会公开对其的处理结果等等。只有采取这种“扼喉断腕”的手段,才能还人民群众一个清新、真实、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稿源:红网)(作者:姜伟)(编辑:杨国炜)(2005-8-610:57:56)(2005-7-2021:37:12)(2005-7-11 18:04:33)(2005-5-290:13:12)(2005-5-1121:36:59)(2005-3-30 21:18:49)(2005-3-914:36:24)(2005-3-90:09:33)(2005-3-8 0:06:20)(2005-3-3 0:06:38)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