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是哪国的昆明?昆明“洋名”小区泛滥引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1:06 国际在线

  挪威森林、创意英国、艾诗林根、公园道一号……昆明街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洋小区”广告,在这个常驻人口仅300多万的中等城市,“洋名”小区竟占了2003年以来新增楼盘的三分之一强。

  最近,住宅小区“洋名”盛行引发激烈争议,认为花哨的洋名有崇洋媚外之嫌、开发商缺少对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的起码尊重者有之,认为洋名仅仅是销售策略之一、自有市场

决定去留、对洋名过于斤斤计较恰恰是狭隘民族情感的体现者有之……近日,昆明市有关部门正式出台文件,将对“洋名小区”进行全面封杀;但是,这场争论似乎才刚刚开始。

  地产界洋名泛滥

  “洋名”小区在昆明已呈盛行之势

  沿昆明地产热点之一的南市区随便溜达一圈,你可以在十公里之内发现近十个“洋名小区”:地中海、马可波罗半岛别墅、波西米亚花园……在滇池路口,一个长约四五十米的大红色“名古屋”广告牌高高悬挂在立交桥一侧,“豪华版中国格调生活”宣传标语与一名身着红色唐装的中国少女交相辉映,后者傲视着从桥下鱼贯而过的车辆;然而,这个以日本地名命名的白色调联排别墅却是地道的中国苏州风格。

  昆明西市区则密集了巴厘岛第一国际花园、硅谷公寓、嘎纳小镇;住宅小区高度集中的北市区也有不少“洋名小区”:金色维也纳、艾诗林根、公园道一号……和名古屋一样,大多数取了“洋名”的小区实际上只是“挂羊头卖狗肉”,骨子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色”。1

  让人惊讶的是,两年前销售极佳的“创意英国”楼盘所在地茭菱路早已亮出了二期销售广告,该楼盘命名为“格林威治”,密集路边的广告牌上竟四处“飘扬”着缩小的英国国旗,各种媒体的广告中也大肆宣传无出其右的“英伦风尚”;当初“创意英国”预售时也在市中心的小西门配以巨幅广告,其中巨大的英国国旗占去了某大酒店一大半的墙面。

  让人记忆犹新的“洋名小区”还有公园道一号,这个彪炳美国式联排别墅的巨幅广告竟然援用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背影,广告词是:欢迎你,克林顿先生!

  房地产迎来自己黄金时代的同时,似乎也进入了洋名泛滥的时代,但洋名的影响如今已远远溢出了地产之外……

  反对:这是哪国的昆明?

  即使是取了“中西合壁”的小区名,其广告语中也少不了几段英语说明。

  “这究竟是哪国的昆明,谁家的昆明?!”面对泛滥的“洋名小区”,一位姓李的市民在网络上率先发出激烈质疑,认为洋名给人造成荒诞的错觉,仿佛生活在西南边陲昆明的人们已经置身所谓尊贵、显耀的欧洲和美洲,这种崇洋媚外恰恰体现出开发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集体漠视和强烈自卑。

  这位网友的言论迅速得到广泛声援:当洋名之风席卷仍然缺少时尚、中产乃至小资格调的昆明,它所彰显的虚荣和浮华未免让这个城市在不伦不类之中“失重”。很多市民开始发出声讨:好的名字就一定要沾上外国的东西?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彰显?

  昆明资深房地产开发人士桂剑云称,昆明楼盘洋名泛滥有跟风之嫌,如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有类似情况,尤其上海,洋名之风盛行,但以昆明人口比例与地产容量来看,“洋名楼盘”如此集中的确在全国亦属罕见。洋名不过是开发商的一种讨巧策略:借助消费者崇洋心态炒作概念,推行骄奢的生活方式,以吸引购房。“跟风、崇洋说明开发商太缺乏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借鉴。崇洋并非都是错的,但极具特色的楼盘名称太少不能不说是城市楼房建设的一大缺憾,毕竟,地产宣扬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深厚的居住文化。”他说。

  昆明市房管局局长张天昶认为,洋名泛滥已经与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背离,如果一味援用西方的地名、理念宣传楼盘,这种哗众取宠的市场引导本身就是畸形的,此风不可长。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近日在一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表态:“洋楼盘”风靡是地域文化失落,文化品位低下的反映,要立即纠正。昆明要打造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造城市特色,这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2

  支持:名字仅只是个符号而已

  昆明别墅密集区滇池路,也是洋名最多的地段。

  但洋名楼盘同样不乏支持者。有市民认为,小区名字一如人名,只是一个符号,不能代表本质内容,更不能对所有洋名“一棒子打死”。市民李月认为:一个多元时代自有其时代特性,一座城市能包容、吸收世界各地先进文化,正是这个城市是否具备生命力及创新精神的标志之一,优秀的民族和传统文化其实很难消亡,对待洋名不应该太苛刻,更没有必要锱铢必较,一概否认只会显得我们狭隘并缺乏起码的信心。举例说,别墅这种高档住宅本来就起源于欧美,现在的别墅取个“洋名”难道不是名正言顺吗?

  也有市民看到了这场争论深处的消费心态与城市精神:消费者难道仅仅因为名字好就掏钱买房了?开发商取洋名难道可以弃消费心态于不顾?其实,洋名泛滥不过是二者的共谋,如果仅仅苛求开发商是否有点失之偏颇?再说,如今洋名泛滥是全国性的通病,这恰恰体现出我国现阶段“千城一面”、城市精神缺乏的弊端。因此,洋名楼盘是阶段性产物,不必过于紧张。

  部分开发商明确表示,美好的居住环境不分国界,无论给楼盘取什么名字,消费者认可、市场接受才是最重要的。云南一家地产公司董事长何永贯说:房价最终由房屋质量、地理位置、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决定,名称并不影响价格。但消费者是通过名字获取最直接的印象,从俘获注意力的功能上看,颇为怪异、张扬的“洋名”能提升开发商和楼盘的品牌,对楼盘销售有一定促进作用。

  桂剑云同样理智地看到了洋名可取的一面:只是符号而已!洋名楼盘仅仅只占所有新增楼盘名称的三分之一。最终决定购房的因素仍然是品质,与符号无关。

  积极规范还是行政封杀?

  昆明采取强硬措施对洋小区进行全面封杀后,这样的醒目广告还能走多远?

  其实昆明楼市并不乏很有创意的名称,如被业内誉为云南楼市最佳名称的“高天流云”,既充满诗情画意,又与云南高原的特色吻合;再比如湖畔之梦、滇池卫城、春之城等等都朗朗上口,诱人遐想,是传统文化与区域特色的理想结合。昆明市房管局局长张天昶认为,开发商理应在这样的名字上多下功夫。

  昆明市规划设计院的段凡认为,昆明其实也有颇为讨巧的洋名,如香槟小镇、德瀛华府……“刚好介于洋和土之间,体现的是一种更能被年轻人认可的时尚感――这恰好是对市场的准确定位;它们并非对洋名称一味照搬,这样的洋名如果仅从字义而非附着广告上看,也颇具创意。应该规范杜绝的是那些彻底、机械的对国外某地名的挪用。”

  3

  不少市民表示,“洋名”盛行是市场的产物,它难免带来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规范、积极引导,不能简单地以行政手段进行“封杀”。

  记者在昆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了解到,作为楼盘名称的唯一审核机构,地名处在楼盘名称管理上却一直遭遇尴尬。地名处副处长彭群介绍。昆明市政府早在1994年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小区名称标准化管理;1997年12月18日,根据国家民政部199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发布了《昆明市地名管理规定》,其中第六条与《细则》精神一致:不得使用外国地名、人命、企业名或产品名、商标名称命名中国地名。但彭群认为,开发商在项目报批、施工建设、房屋预售等诸多环节中,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对楼盘名称进行监管;开发商顺利进行开发之后,名称才可能报到地名处,而此时这个楼盘早已开始发售甚至已经销售一空,更名与否对开发商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昆明市一繁华商业地段的“洋小区”广告

  “管理有章可循,但往往失控。”彭群解释,一些开发商会有意回避名称报批手续,自定小区名称。目前昆明500多个小区名称只有100多家报批,昆明新兴楼市中盛行的20多个洋名获得审批的只有“国际花园”和“香榭丽舍”两家,其余都是宣传、广告的噱头;对于这样的宣传,地名处实在无力监管。

  就在争论正激烈进行,有关部门大为苦恼之时,昆明市规划局于8月1日向各建设单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地名管理的通知》,对凡是在昆明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道路等建设项目的命名,必须首先向昆明市民政部门申报。此举意味着:建设项目地名未获批准之前,规划部门将不再接受规划许可申请。这是变地名管理事后监督为“前置审批”的重要一步。

  行政部门对自身权力的重申与厘清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地名处将狠抓楼盘名称的监管,从此对洋楼盘予以全面封杀――当洋名泛滥失控之后,它果然遭遇了强硬而彻底的打压。

  文字:陈鹏 浦琼尤 摄影:曾毅

  4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