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英国反思“教改”教训:市场机制并非万应灵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3:38 新华网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8月2日一期文章:英国义务教育的教训

  原编者按

  在日本,对“宽松教育”的批评越来越多。英国20年前也出现过同样的批评,其后英国教育开始走上了“重视学习能力”的道路。其结果如何呢?

  引入市场机制

   英国的义务教育以5岁到16岁的学生为对象,即覆盖从小学6年到中学5年的11年。在1979年撒切尔保守派政府建立之前,英国甚至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计划,置于各地方政府管辖下的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方针,实施重视每个孩子个性的教育。但是,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之时,英国正处于“英国病”最严重的时期。撒切尔夫人认为,为重建英国经济,需要进行更加重视“基础学习能力”的教育,因此对教育实施了彻底的改革。

  改革的结果是,如果某所学校的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成绩差,学生的父母将不送孩子去那个学校上学,该校的学生数量减少,学校的预算额也减少。所以,学校要拼命争取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在政府的检查中,如果学校被认定为“失去资格”的学校,它就有可能不得不关门。

  撒切尔夫人的构想是两条腿走路,既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也给学校一些自主权,让各学校相互竞争,可以说做法非常巧妙。“撒切尔改革”在各领域引进了市场机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强化竞争体制

  1997年建立的布莱尔政府继续实行撒切尔政府确立的学校间竞争体制,并且进一步强化了此前的政策。比如,布莱尔政府建立后不久便宣布,政府将实施让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战略。国家规定的目标是,到2002年,80%的11岁儿童(小学毕业时)在英语方面、75%的11岁儿童在数学方面必须达到国家教程规定的“及格水平”。全国小学生每天上午必须有1小时的计算和1小时的读写时间。现在,在全国所有的小学校,孩子们每天上午都分别有1小时的时间背计算公式和读写英语。

  按法律规定,英国的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但是实际上,在进入小学之前有针对4岁儿童的学前班,进入学前班就算入学了。其结果是,4岁的儿童就要读英语和学习算术,这已经作为正式体制固定下来了。所以接受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从4岁开始的。

  尽管英国为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花费了很大力气,但是到2002年并没有实现“提高计算能力和读写能力”战略所确定的目标。

  凸显以考试为中心的弊端

  尽管在统计中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日益接近政府提出的目标,但是这种国家主导的教育改革也发生了许多偏差。

  首先,因为给了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力,所以名气大的学校和没有名气的学校间的差距拉大了。还有,名气大的学校因为报名入学的人太多,学校就规定先招收住所离学校近的孩子。这样一来,许多家庭便搬到学校附近,在全国出现名校附近不动产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结果产生了只有富裕家庭的子弟才能上名校的弊端,加大了阶层的分化。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而最大的弊端是,学校因为过于重视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成绩,教育方法变成了以考试为中心,出现了“填鸭式教育”的倾向。

  老师必须根据学校确定的总体目标,设定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目标。在每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预测其在考试中能取得的成绩。老师必须写出关于每个学生的报告。

  某小学的一位女教师说:“老师一年到头为准备考试而忙碌。对孩子的评价以考试结果为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呢?”并且,还不断出现有的学校想通过弄虚作假提高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成绩的事件。

  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心理负担也很大。英国的全国教师工会(NUT)指出:“因为考试的压力,小学生中患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NUT还担心孩子们在接受义务教育前就已经为考试做准备了。NUT认为:“即便某学校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也只不过表明教师的考试对策成功了而已。”NUT主张废除考试制度。

  纠正考试至上

  英国的教育思想一直就是在“重视学习能力”和“重视个性”之间摇摆。现在的英国,学校和教师对公立学校中蔓延的“考试至上主义”提出了严厉批判,考试至上的做法开始一点点有所修正。

  因许多人批评说学校的教育太单一,布莱尔政府正在努力加强中学的体育课,并采取增设专业学校等措施,谋求教育的个性化。同时,政府也在尝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激活学校教育以及加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限等做法。(完)(来源:参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