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零售业“结账危机”成新焦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9:50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期以来,国内多家大型超市、卖场因种种原因倒闭关门,大量供货商为追讨货款上下奔走。日前,《2005中国零售企业和快速消费品企业工商协作研究》显示,进入2005年,零售业工商关系中最大的矛盾已由以前的“进场费问题”转化为如今的“结账危机”。

  文/图 本报记者郭文姬
零售业“结账危机”成新焦点(图)
大多数零售商还是愿意及时发放货款。

  本报讯

  据介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关于零售企业与供货商的工商关系调查已经做了3年,对比3年来的数据发现,今年更多的供货商对于进场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供货商们已充分体会到买方市场的重要性。有供应商向记者承认:由于各种费用高,企业已经不指望在超市、卖场的销售中赚到钱了。但谁也不敢与零售商闹僵。

  三个月拿到货款已很不错

  但近期业内较为突出的结账危机却逐渐浮上水面。某大型食品制造商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大吐苦水,“如今能在3个月内拿到零售商的货款简直是天掉馅饼。”据介绍,目前在供应商与零售商签订的合同中,关于货款结算期限一般定为“月结30天”、“月结60天”。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售商关于账期的承诺往往不能实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杨主任向记者分析,结账的危机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供应商生产经营链条长,供应商和零售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对账。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解决的。另一个原因却是,少数零售商恶意拖欠货款,以更长期、更大量地占用资金。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某些超市、卖场甚至对财务人员和采购人员设立考察指标,对那些能尽量延期发放货款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家乐福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在目前国内的商业市场中,结账问题比进场费问题重要得多。“家乐福的一个企业原则就是要按时结账。因为供应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急需资金回笼,一旦零售商不按期结账,双方的关系将难以维持。”

  事实上,由于近期连续出现多个零售企业突然倒闭、供应商索款无门的情况,供应商们纷纷制订自家风险防范机制。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通常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一是设立一个基本发货数额。例如向某超市发货累计50万元,达到这一数额后,超市方面仍没有结清货款,则停止向该超市继续发货;二是规定一个结算期限。如该超市连续4个月没有交付货款,企业也立即中断供货。

  出路所在

  商务部:拟制订预警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都在积极研究零售业结算问题。据介绍,一方面,对于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协会将极力在行业中倡导和推行区域化发展的战略,引导本土企业发挥区域优势,而非盲目跨区域扩张;引导企业实行盈利模式的创新,指导零售企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开拓多元化盈利模式,避免再出现零售企业突然倒闭的状况。

  而另一方面,对于供应商来说,建立一个零售企业预警防范机制也在密锣紧鼓地进行中。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针对零售商的强势地位和信息不透明状态,正在研究制订供应商预警机制,帮助供应商进行有效识别。(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