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圆梦 翻过山去天地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2:27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编者按:每年8月,都有一批批新生满怀喜悦地踏上大学旅途,完成人生的一次重大跨越。但是,也有少许新生,面对高额的学费,徘徊在大学边缘。在经济发达的宁波,贫困学生数量要比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少很多,但我市仍有1万多户低保家庭。而由于台风、车祸、疾病等意外造成的贫困,也使不少人家举步维艰———贫困学子对前程的梦想,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斑斓绚丽!他们的大学梦,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时,若有人帮他们一把,这些贫困学子前行的脚步也许就能走得更稳健。为此,本报今天推出“帮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特别报道。我们也希望即将走进大学的新生、特别是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我市专门针对大学新生的资助基金、市内外各高校的帮困助学举措。但愿读完这些后,你上大学的信心会更足些,家长也能放心些。
圆梦翻过山去天地宽(组图)
  连续数年85%以上的学生被录取,高出全省平均录取率一成多,宁波学生在全省高考竞争中的优势,好多人都知道。但宁波籍新生中,有多少贫困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没有谁或者哪个部门能准确说出。记者从去年我市公开资助新生的几大基金的受助人数来推算,贫困新生比例占当年我市录取新生总数的5%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仍将有1000多名贫困新生面临入学困难。这里介绍的两位贫困生,是我市部分贫困学生的缩影。
圆梦翻过山去天地宽(组图)
小华爸爸既欣慰又忧心

  铁皮防盗门上生满锈迹,裂开的几扇红漆木门板用透明胶粘在一起,38平方米居室里,17年前铺的小块木地板,不时被踩得翘起来。昨天,记者走进江东一社区一个墙门二楼的小华同学家。虽然他9月份上学要交的7000多元学杂费还没有着落,但摆在桌上的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及他始终面带的笑容,都给这所陋室增添了亮色。

  自小,小华学习成绩就很好。卧室里贴满的、抽屉里放满的张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奖状,都记录着小华从小学到高中的成长足迹。今年的高考中,小华以624分的成绩,被浙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录取。小华告诉记者,当初他也很心仪上海、广州的几所重点大学,北京一所国家重点高校招办老师还曾打电话到他家里,动员小华报考他们学校,但考虑到家庭状况,最后,小华还是选择了浙大。“因为浙大到家来回的交通费用要少些。”

  小华小时候父母就离异了。1994年前后,父母又先后下岗,小华就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父亲患慢性肝炎,很难找到工作,只能靠打零工挣些钱。前两年起,生活困顿的父子俩同时享受了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小华爸爸告诉记者:2003年买断工龄时,他拿不出几千元钱来买下现在居住的这个房子的产权,后来,还是小华妈妈东拼西凑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他们有了这个栖身之所。

  自1989年搬进这间屋子后,这里就没有再添过一件新家具。小华爸爸说,日子的确过得艰难,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书读得好,也很懂事。小华自小到大,穿的衣服基本上是父亲穿过的,偶尔添置新衣服,孩子也会跑到望湖市场去买最便宜的。今年高考前,他向孩子许诺,高考成绩好的话,他会“奖励”19年来从未走出过宁波的小华去外地旅游一趟,但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学杂费后,他的诺言没能实现。孩子也很懂事,主动要求放弃。

  小华告诉记者,每次在学校里上完体育课,不少同学都会去买饮料,但他从没有过;双休日或假期,同学们之间有一些交际活动,他都会选择放弃。这次高考成绩不错,妈妈给他买了一双100多元的运动鞋,这也是他19年来穿用过的价值最高的衣物了。说这话时,小华笑得很灿烂,单从笑容里,很难看出他所面临的窘境:录取通知书里,小华每学年要交的学费是4800元,住宿费1200元,教材费700元,卧具费400元,体检费80元。学校要求这7200元必须在8月20日之前打进专门的银行账户里。

  小华说,他已向市慈善总会申请了助学金,如果顺利的话,他可能获得4000元的资助。其余的费用,虽然小华难说出解决的办法,但他照样很乐观:他盘算着进入大学后争取奖学金,尽可能节俭些,再寻找些勤工俭学的机会……

  小华的爸爸私下告诉记者,学杂费再加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小华初上大学,毛估估得1万元左右,亲戚家的情况也都不好,估计也凑不了多少。因此,他和小华妈妈最近都很愁,但又不能让小华感觉压力很大。看着儿子1.83米高但却细胳膊细腿的样子,小华爸爸对儿子的乐观既欣慰又忧心。
圆梦翻过山去天地宽(组图)
圆梦翻过山去天地宽(组图)
“孤儿”说要回报的人很多

  江北慈城镇某山村的小潘同学父母虽健在,但19年来她却过着孤儿般的生活;一只脚已踏进了大学门槛,父母没有一分钱给她,却要求她“打工嫌钱好了,上什么大学”。同村收养小潘的70多岁的郑德坚老人连续给晚报写来两封信,希望“大家能救救这孩子”。

  8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山脚下的小潘家:院子里长满的杂草直逼家门口,屋顶已部分坍塌,台风带来的降水依然积在房间里。

  小潘的命运极为坎坷:2岁半时,父亲被判刑入狱;一年后,母亲改嫁;爷爷奶奶家里也很穷,爷爷为捡一只漂浮在河里的可乐瓶卖钱,跌进了河里,救上来后患了严重的胃出血,一只眼睛也瞎了。小潘后来被同村的好心老人郑德坚收养了。此后的10多年,郑德坚老人对小潘视若己出。小潘告诉记者,爷爷对她的好,她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每次好吃的东西爷爷总会留给她;小时候上学,都是爷爷接送她;有一次爷爷给她送书到学校,一路上下着大雨,爷爷身上都湿透了,但用手保护着她的书本,没有被淋湿;有一年爷爷带她去看一位与她结对的资助人,10多公里路上,生病的爷爷走走停停,硬是陪着她一路来回;上高中时,小潘从市区回家前若先打电话给爷爷,爷爷都会给她做好菜,有时,她突然回家,发现爷爷却是咸菜拌饭……

  “没有爷爷,也许我早就没了,或者我早就成不良少年了。”.小潘边说边流泪。然而,记者眼前郑德坚老人的家比小潘家好不到哪里:祖传上百年的房子到处透风漏水,楼梯上砖块裸露,没有扶手,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还是10多年前别人送的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因为付不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费用,老人的自来水供应中断了,老人家里摆满了接雨水的大缸小盆,或者平时靠邻居接济自来水生活,家里每月唯一固定的开支是10多元钱的电费。老人1994年以来全部的收入、每月100多元的政府补助,基本都花在了小潘的求学上。

  小潘多舛的命运也在当地被广泛关注,从小学到高中,不时有好心人来帮她一把。两年前到宁波外事学校上学时,学校老师上门看望小潘和郑德坚老人,给小潘免掉了每年2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等,并给她每月一定的生活补助。高中两年,小潘连续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今年9月,小潘将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日语专业就读。

  现在,小潘面前又耸起了一座高山:上学要交7800元大学学费、900元住宿费、400元代管费。爸爸假释出狱后,整年不回家;已组建新家庭的母亲头天晚上还答应给她1000多元,但次日早上小潘去拿钱时,母亲态度大变,说自己一分钱都没有,并说女孩子上什么大学,早点打工赚钱好了。就这样,满怀喜悦而去的小潘最终哭着跑回了郑爷爷家。

  在宁波上了两年职高,小潘连东门口也不熟悉;身上的衣服,基本上是别人接济的;在学校里,小潘通过打扫教室偶尔挣点钱;从慈城到家里还有5公里路,为省几元钱,小潘经常走着回家。偶尔省下来的几块钱,她总想着给爷爷买点什么尽尽孝,她说自己要回报的人很多:有小学里结对帮助她的团组织,有中学的老师、有爷爷……但现在,小潘却只能徘徊在大学门槛边。

  附注:今天发稿时,记者再次与小华、小潘联系,他们上学的费用都还没有解决。读者中有意资助像小华、小潘一样的贫困生的,请拨打本报87777777资助热线,本报将把您的爱心以最快速度传递给他们。

  本版撰文 景致 摄影 王勇 徐佳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