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南全力抢救民间艺术“活化石”管筹演奏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20:0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八月十三日电(记者朱晓娟)记者今日从河南许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获悉,目前,经过重点抢救,有着八千多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的管筹演奏艺术已经被完好保存下来。

  管筹形似笛和箫,音质兼有笛音的清脆、明亮与箫声的柔和。北魏时期修造的巩县石窟中的画像《仪服图》的画面,就有吹筹艺人演奏的生动形象。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筹与

八千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骨笛在形制上有一定渊源,筹与笛、箫共同组成民族管乐体系,管筹演奏艺术的发掘对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随着岁月流转,筹逐渐失传,仅在道教音乐中有所保留,适用范围较小,中国音乐史和乐器史均无确切记载。

  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展以来,在筹这种堪称“活化石”的民间艺术抢救中,许昌市鄢陵县有关部门多次派专业人员到偏远乡村调查管筹表演艺术,采集了大量资料,并对筹演奏的曲谱资料进行整理。尤其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了管筹的唯一传人——鄢陵县马坊乡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道士张富生先生,专家认为,他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精通筹吹奏技法的传人了。

  目前,两部完整记录筹的历史、传承、演奏以及张富生先生传奇人生的电视专题片已经完成,并刻制了光盘,将管筹演奏、法事道场等,可视、动态地保存了下来,使这一经历八千多年风雨的乐器,不因艺人的离去而永远消失。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