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红辣椒评论》之“辣椒精神”的考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16:04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大都知道,“不吃辣子不革命”语出毛泽东之口。虽然只是一句戏言,并不用于检验革命性的标尺,但我们却也不能因此便否认辣之一味对人的口舌感官和精神的刺激作用,它不独令人顿感酣畅淋漓,同时也带来了去湿驱寒之功效。而且,在中国的种植史上,辣椒的出现也的确是一场口味革命。

  据考证,在中国古代,花椒曾在辛辣调料中占有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

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而中国人开始食辣的时间,却并不太长。

  据悉,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且当时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而存在的。真正开始被食用,已是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康熙年间,“土苗用以代盐”。直到嘉庆(1796年—1820年)以后,黔、湘、川、赣几省才开始“种以为蔬”。直到今天,辣椒已成为中国菜谱上不可替代的辛辣调料。而与之相随的是,传统的花椒地位被彻底颠覆。

  这是一场饮食革命,也更是一场味觉革命。如果以一种形而上的眼光来,这样一场革命或许更有意义些:花椒令人麻木,而辣椒则令人保持痛感。一个曾经依赖于花椒的民族,因为辣椒的出现,才不至长久地耽于“麻木”之中,也最终解放了大多“谈‘麻’色变”的人。——如果说“不吃辣子不革命”这句话有着它特定的意义,我想就在于此了。

  写这些,是不是已经偏离主题甚远了?而我所需要关注的主题在于:在近日揭晓的第14届湖南新闻奖中,《红辣椒评论》获得了名牌栏目奖。从不同的视角,这个题目是有一些不同的向度的,比如奖项本身,比如栏目本身。我也许并非是不太关注于奖项本身,事实的确是因为在此之前,《红辣椒评论》已经在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这已是一个巨大的奖赏。出于此,我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这一栏目本身。

  为什么说对于辣椒的味觉革命的考证,是对于栏目本身关注呢?这并不全在于这个栏目命以“红辣椒”之名,而更在于作为一个公众言论的平台,一个时事评论的阵地,它本身所具有的“辣椒精神”。

  我必须说出我对于这一栏目的“辣椒精神”的理解:不麻木,不沉沦;因刺激而清醒,因清醒而理性,因理性而崇高;基于良善的悲天悯人,基于法治的道义承担。(稿源:红网)(作者:杨耕身)(编辑:杨国炜)(2005-8-1314:54:37)(2005-7-2416:02:21)(2005-2-9 0:00:48)(2005-1-50:15:54)(2005-1-50:15:28)(2005-1-5 0:14:55)(2005-1-50:04:01)(2005-1-50:02:51)(2005-1-5 0:01:32)(2005-1-4 23:59:38)

  此文章已删除!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