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皮书”出版呼唤行业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1:08 新京报

  全国“皮书”研讨会进入第二天专家研讨“皮书”质量问题

  本报郑州专电(特派记者甘丹)“我们希望以后能够形成皮书出版的一套完整的标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昨日的“全国皮书研讨会”上介绍了关于“皮书”发展的一些设想。“全国皮书研讨会”继续在郑州举行,各省市社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就“皮书”的定性、质量以及体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中国第一个涉足“皮书”的出版社,目前已经出版了30多种“皮书”。但随着“皮书”系列图书的发展,图书市场上的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皮书”随处可见。如何才能保证“皮书”的质量,怎样确保“皮书”的品牌,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谢寿光。

  ■访谈

  谢寿光:“皮书”应增加对大众热点的关注

  部分“皮书”有质量问题

  新京报:现在图书市场上“皮书”很多,有一些“皮书”的质量好像也比较糟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谢寿光:很多出版社注意到市场上的需求,相继出版了一些“皮书”。但我认为既然要出版,就一定要保证图书的质量。现在出版的有一些行业类“皮书”,比如《家电行业蓝皮书》就是一些业内企业在操控着,其中的一些数据不是经过严格调查得来的。这样的“皮书”符合的只是个别企业的利益,如果读者使用这里面的资料,肯定是不利于读者的。这样的现象必须进行管理,这也是目前“皮书”市场上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

  新京报:那如何来保证“皮书”的质量,你们具体有什么样的办法。

  谢寿光:首先要严格确定定位,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选择,另外,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皮书研讨会,通过研讨会我们希望各地的编写者能有一个交流的机会,然后请一些业内专家做报告,让编写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最后,我们还希望在今后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编写标准。

  “皮书”应该面向大众

  新京报:“皮书”的阅读对象一般都是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但近几年普通大众对“皮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可是“皮书”好像离大众却很远。

  谢寿光:“皮书”的确是业内人士阅读得多,但也不能笼统地说。比如我们做过的《企业竞争力报告》就是对1400多个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报告,对前100个行业竞争力靠前的企业进行排序。

  这类“皮书”实际上对那些投资股市的老百姓来说是很有用的,他们可以从书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但你说的也对,现在的“皮书”的确还不太接近普通百姓,今后我们在这方面会增加一些东西。

  新京报:也就是说会多关注一些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谢寿光:是的。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做一本关于零售消费品的报告,这一类“皮书”肯定会更关注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还有我们还会做一本《中国生活质量报告》,就中国的城市生活质量做一个详细分析,提供给读者哪些城市最适合居住,哪些城市生活标准高,生活标准低。这些应该是都会与老百姓密切相关。

  “皮书”应该避免政府化

  新京报:有发言者提到现在有些“皮书”编写得过于政府化,他提出更应该以专家的眼光来编写“皮书”。

  谢寿光:是有这种现象,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必须避免的。我们的蓝皮书,绿皮书等必须跟国家政府的白皮书区分开来。在我们的“皮书”编写队伍中,也有一些政府的人,我们要求他们以专家的身份来进行编写,而不是政府的眼光。这两者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