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数学大师痛击中国学术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7:26 新华网

  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国内有些院士的文章还不如哈佛毕业生的论文

  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

  新华报业网讯“如果不重视基础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唯一华裔得主、数学大师丘成桐近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的隐忧。

  作为目前华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丘成桐十分关注国内数学人才的培养。他所在的哈佛大学近年来频繁接触国内大学及大学生。对于两国高等院校的差距,丘成桐却抛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这些年,中国大学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国内学生的推荐信。后来发现有很多是假的,是学生自己写了推荐信,然后请教授签个名,许多教授很不负责。”

  丘成桐说,他接触到的很多中国学生十分骄傲,又不愿意用功,令他很失望。这些现象表明,是本科出了问题,学生本科没有念好。

  国内“名教授”不带本科生

  丘成桐说,他发现国内高校一些“怪现象”:一些所谓的“名教授”不花时间参与本科教学。

  丘成桐认为,教授不带本科生,并非因为国内师资力量紧张。在美国的大学,比如数学系的教授20名左右,而北大数学院的教授则大概在100多个,是美国的4到5倍,哈佛学生6400多人,北大有学生1万多人。如果按照比例,国内应该有条件让教授带本科生,提高教学质量。

  为什么那些“名教授”没有时间踏实做学问?

  丘成桐一语道破:“现在名校教授花时间不是在学术上。有些人首先到海外弄好处,捞金钱加荣誉,让外国人来评价自己,一年有3个月到5个月在国外‘走穴’。”这样的教授,学问如何,不问自知。“甚至连一些院士的文章,都不如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一个导师带30个研究生

  另一个让丘成桐感到困惑的现象是:现在国内有的教授,一个人居然带30个研究生。

  “这样怎么保证教学质量?即便在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一个教授一般带五六个学生已经很多了。国内这种做法是典型的讲量不讲质。质量粗糙,怎么可能搞好研究?”

  前不久在和人大附中学生交流之后,丘成桐还迫切感到中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城市中学一班有80个学生,这么多学生老师怎么能教好?不可想象。”他说,美国稍微好点的学校一个班一般不过是20多个学生。

  丘成桐认为,不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形成恶性循环,使整体水平慢慢压下来。“教育是长远的事情,基本的东西没有掌握,就根本没有前途。”

  国内学术 风气堪忧

  更让丘成桐忧心忡忡的是:国内学术风气已经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他说:如果中国高校的不良学术风气再不整治,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

  丘成桐认为,导致教育重量不重质的原因,就是有些高校和主管部门喜欢用“文革”“亩产万斤”的形式作为工作成绩向上汇报,却完全不考虑教育的真正使命。

  丘成桐还专门讲述了两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说明中国的学术腐败到底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他说,他在1995年到中国办了一个讨论班,研讨数学界一个很著名的猜想。这个讨论班吸引了很多青年学者。但是后来有些参加的教授不想参与有关的研究,主要考虑的是,写文章的时间就少了。这些教授还不准学生继续做这个研究,怕论文数量不够,有的甚至硬性干预。

  于是,丘成桐找到广东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朱熹平继续做这个研究。朱熹平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结果又惹恼了当时反对做此事的一些人。2002年在数学大师陈省身(丘成桐的导师,已故)和丘成桐倡议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上,大会给中国数学机构一些演讲名额,结果他们定的名单全部是北京和上海的。

  还有一件事更让丘成桐耿耿于怀。他曾花了很多工夫培养一个中国学生。毕业时,哈佛一位教授告诉丘成桐,这个学生抄袭他的论文,出于保护年轻学生的目的,他并没有深究。

  “他做学生时还是不错,现在学问只是二流。他把我十几年前的文章,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我批评他,这个人还说我荒唐可笑。”

  链接:丘成桐简历

  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市,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丘成桐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大三时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22岁时获博士学位。

  丘成桐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以他的研究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理论物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年仅34岁的丘成桐教授荣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荣获该奖的中国人。(来源:海峡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