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酒泉路上挖出金代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3:15 兰州晨报

  酒泉路上挖出金代“宝贝” 共出土一缸、一坛及8只褐釉碗 “墓室”可能是抗战时期的防空洞

  8月18日下午2时许,一工程队在酒泉路、武都路十字路口北面马路西侧挖掘电缆沟时,挖透距路面约60厘米的一青砖砌成的平顶“墓室”,并从里面发现一缸、一坛以及七只褐釉碗,随后民工又从附近土中挖出一个褐釉碗和一口饮水井。经有关专家初步判断,出土的

缸、坛以及碗为金代瓷器,饮水井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所谓“墓室”可能是上个世纪30年代兰州市民为防御日寇空袭而挖掘的防空洞。现场:施工队挖出“古墓”当日下午3时许,记者接报后赶到现场,只见现场已被许多市民围得严严实实。据一位施工人员讲,当日下午2时许,他们在此挖掘电缆沟时,一个工友突然在自己挖掘段的土中发现了一眼饮水井,正在工友们争相围观时,又一工友在饮水井以南不远处挖掘沟内惊呼:挖到古墓了。于是,工友们便在快挖好的沟边看到了一圈青砖以及砖下露出的一高约30厘米的豁口。

  混乱:民工“抢”得七只碗随后,几名胆大的工友争相下到沟内,从豁口内爬进“墓室”并陆续从里面递出一个黑褐色的坛子、一个淡黄色的小缸、7只褐色的碗以及一块不大的石头。随后,一个工友以防止弄坏为由从工友们的手中一一将7只碗索要回来,返回工地附近的帐篷内拿出一紫色手提布袋,然后将碗装进去,再下到自己挖掘的沟内将手提袋放进沟底。现场:记者目测坛缸大小

  记者随后在一段挖掘沟边见到了依次摆放的坛子和缸。

  经目测,坛子高约40厘米、坛口直径约有20厘米。

  记者捧起坛子查看,发现坛口边缘有5个等分接至坛肩的坛耳,而坛子底部也有5个等分的突起垫脚。

  小缸高约60厘米、缸口直径约为30厘米。

  坛子和缸都是下部稍窄。在坛子和缸边还有一个椭圆形、直径约有15厘米的石头。

  专家:褐釉碗属金代瓷器不久,兰州市博物馆的两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其中一位进入“墓室”查看。此时,一位工友在沟内又挖掘出1只褐色瓷碗,只是碗口已经破损留下豁口。该碗经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叶削坚初步鉴定,为金代(公元1115年至1234年)民间大量使用的褐釉碗。

  随后,坛子和缸也被叶副馆长初步鉴定为金代瓷器。

  施工:没有文物保护意识 随后,叶副馆长还查看了与“墓室”在一条线上相距约20米的饮水井。

  随后,叶副馆长找到施工队负责人要求对方暂停井口及“古墓”附近现场的施工,以待文物部门进一步勘查。该井井口直径约40厘米,井口距路面约60厘米,井中水面距井口约3米。由于井口已被施工人员损坏,叶副馆长表示,目前该井还无法判断年代。

  遇阻:劝说持碗工友还碗当兰州市文化出版局文物处的工作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向“抢”得7只碗的朱姓工友索要出土的褐釉碗时,朱姓工友拒绝归还,围观的人群中还有人怂恿朱某索要补偿。后在文物处工作人员和叶副馆长近半个小时的劝解下,对方才将7只褐釉碗从手提袋中取了出来。

  市民:“古墓”曾是防空洞现场一位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母亲原来是武都路附近一家服装厂的工人,他小的时候曾经和玩伴钻过这个防空洞,并发现防空洞里有不少瓷碗。

  据王先生讲,上世纪70年代初,他发现附近还有几处这种防空洞,是抗战时期市民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空袭而挖掘的,挖好后还在防空洞内放有盛水的大缸和喝水的碗。

  对此,叶副馆长经向下到“墓室”内的同事了解后,也认同了王先生的说法。

  本报记者王少丹姚智(来源:兰州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