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俄军演开始第一阶段演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4:33 扬子晚报
  据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电 当地时间18日15时(北京时间18日12时)开始,“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双方导演部和战役指挥部人员根据两军总参谋长的命令,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展开第一阶段的演练。

  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第一阶段主要演练战略磋商与战役筹划,第二、三阶段的演练将在中国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

  当地时间18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18日晨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大将,在俄罗斯滨海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战略磋商,双方就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形势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梁光烈说,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复杂多变。中俄加强战略协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及中亚国家在本地区倡导和树立新安全观,建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中俄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应该重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同其他成员国一道,积极推动组织框架内的防务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促进地区发展与繁荣。
中俄军演开始第一阶段演练(组图)
  巴卢耶夫斯基说,俄罗斯与中国在广泛的国际和地区性事务中,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看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潜力巨大。进一步巩固俄中战略协作关系,扩大和加深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双边协作的质量和水平,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保持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俄军演开始第一阶段演练(组图)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右)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大将举行战略磋商。

  中俄两军总参谋长指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着眼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进一步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充分展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进展,也有利于增进两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互信,加强两军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合作,提高两军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对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此次联合军事演习,不针对第三国及其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导演部中方总导演葛振峰上将,俄罗斯国防部作战组组长、陆军副总司令、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导演部俄方总导演莫尔坚斯科伊上将分别向两军总参谋长报告了“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准备情况。随后双方总导演向参演部队下达演练课目,明确演练目的、提出演练要求。导演部双方参谋长向参演部队介绍战略战役初始态势、宣布作战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导演部中方参谋长章沁生少将,济南军区司令员、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联合战役指挥部指挥员范长龙中将,济南军区政治委员、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联合战役指挥部指挥员刘冬冬上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费奥多罗夫海军上将,参加了战略磋商。

  ○新闻背景

  功勋卓著的俄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设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太平洋舰队前身是俄国远东海军,组建于十八世纪初。

  1731年,俄国成立了鄂霍茨克区舰队。1856年,鄂霍茨克区舰队进行改编并改名为西伯利亚区舰队。1932年,苏联重组远东海军,后来成为太平洋舰队的基干力量。1935年,远东海军改组为太平洋舰队。

  1945年,太平洋舰队拥有各种舰艇430余艘,飞机1500余架。到20世纪70年代,其总兵力达13万人,各种舰艇约700艘,包括2艘航空母舰和各种潜艇110艘,及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90余艘,另外还有作战飞机数百架。

  太平洋舰队在保卫国家、抗击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是一支荣誉舰队。卫国战争期间,舰队有十多万名官兵编入各海军步兵旅,参加了莫斯科会战、伏尔加河会战、高加索会战等著名会战,为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对日作战中,舰队航空兵对敌人的海军基地、机场和其他军事目标实施突击,圆满完成任务。舰队曾有3万余名海军官兵、飞行员和海军陆战队队员因战功卓著而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43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65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授予太平洋舰队红旗勋章。

  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拥有兵力约6万人、导弹核潜艇18艘、核攻击潜艇17艘、常规动力潜艇14艘、导弹巡洋舰4艘、导弹驱逐舰10艘、导弹护卫舰40艘、其他各型舰艇近400艘、海军航空兵飞机170多架。(据新华社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