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多少时评是靠不住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0:00 红网

  有多少疑似正确、疑似正义的新闻与“零距离”跟进的时评是靠不住的?反正一年有多少“假新闻”或是“准假新闻”发生,就有倍量“伪时评”发生。有些新闻只窥局部一斑,不见、不去见全豹,你很难说它是“假新闻”,但它更加迷惑人,能让众多时评大腕和众多时评大报迷失方向。而最近一条“华北油田职工抢着离婚为上岗”的新闻引发的“全国时评一片红”,篇篇充满了“义愤”之气、“正义”之气、“尊严”之气,还真是不多见。

  8月17日星期三,我在编辑所在报纸“读者论坛”版面时,在日均300多件来论中,这一天对这个“离婚上岗”新闻的评论汹涌而来,发疯了,几乎所有时下的时评大腕都写了同一个基调的稿子。看了评论以及作者附在评论后面的“新闻链接”,第一感觉告诉我:不用,一个都不用,因为由这一篇篇“正气凛然”、“义气风发”的时评所垒就的漂亮大厦,是建筑在极其脆弱的地基上的。

  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刊发了同一个基调中“锻造”出来的时评——只可惜这些“多快好时造就的时评,让人想起“大跃进”时代大炼钢铁所炼出的铁疙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方都市报》的《请给老百姓留点自尊》和《燕赵都市报》的《“凭离婚证上岗”是“羞辱性制度”》——《燕赵都市报》则是刊发原新闻的媒体。新浪网在转载《南方都市报》评论时,还干脆把标题改成了《请给老百姓留点最后的自尊》,“制度”羞辱“自尊”,还是最后的“自尊”,真够夺人耳目的。

  听听这些呼唤“最后自尊”的“大义凛然”之语句吧:“为了一个饭碗,不得不痛苦地选择了离婚”、“‘失去尊严’的举动,正是为了捍卫一种起码的生存尊严,一种免于挨饿受冷的底线尊严”、“他们最大的尊严是维持基本的温饱,不至于流落街头乞人白食”、“掌百姓衣食的人啊,多体贴那些弱不禁风的百姓吧,请给他们多留点自尊空间吧1……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你还真以为是“痛苦地选择了离婚”?许多时评都有意地把原报道中“很多人见面都关心地问‘离婚了没’”这句话拎出来作为开头,你还真以为是“关心”的问候?那是玩笑式的问候!时评家们为什么就有意忽视原报道中“有不少夫妻手拉手,亲亲热热地去办离婚手续,就像去超市购物”这样的话呢?这个信息不是很清楚吗,这是玩儿的假离婚,上岗后第二天就可以去重新登记结婚的“过家家”式离婚!什么“痛苦生存”、什么“挨饿受冷”、什么“弱不禁风”,都是源于时评家那一种“无根的义勇”的虚拟形态。往“失去尊严”上扯,这个时评的立意是高,实在是高,但高到云霄里去,也真的就虚无缥缈了。

  至于“流落街头乞人白食”更是时评家扇情的幻想。想想吧,一个十几万职工的国有大企业,若干年前有两三万职工“买断工龄”下岗(有些企业则称为“内退”)了,这个事情哪里是你一句轻飘飘的“流落街头乞人白食”所能概括的?华北油田的毛病与全国所有国有企业的毛病其实是一样的,它们走过的“改革路”大同小异,什么减员增效,什么买断工龄,什么职工下岗,反正是让诸多职工与企业签了协议、领取大小不同的补偿金之后,与原单位脱离关系,当起了个体户,另谋出路了。这背后是深刻的体制之痛,时评家们应该是知道的。即使真的有下岗工人得不到自1999年1月开始施行的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保障,流落街头成为乞丐,那也只能算是个案。绝不是我不同情下岗失业职工,我只是知道,遥远而虚幻的“同情”“悲悯”是廉价的,是没有实际效用的;时评家即使把自己扔进“激情燃烧的片刻”,用那“义愤之火”把自己烧成灰烬——不好意思,那同样也不管用。

  下岗后,有的职工顺利完成转型了,有的会将当初的一次性补偿款用光赔光陷入困境;所以“再就业”就成了摆在个人、企业、政府面前的大事。说起来,直接意义的就业再就业,不应该是政府的事,政府应是宏观意义地减少失业率、提高就业率,建立失业保险机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但多年走过计划经济之路的国有企业,是政府与个人之间的“结合部”,所以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兼备了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直接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或者从宏大意义上说,那也是欠职工的债太多,应该进行的还债。华北油田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形态下的帮助再就业。可以想见的是,有些已经再创业成功的职工也不会回到那“破岗位”上班了,而再就业岗位也不可能多到让所有当年下岗的两三万职工一股脑儿全部重新上岗,那么,只能有选择地帮助部分或大部分另谋出路不太成功的人员再就业,这就得有若干条件若干规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家庭里双职工都想重新上岗,这回“先安排一个名额”,另一位“今后再说”,那是很正常的思路,因为你家一对都各喝了一碗“稀饭”,那么桶里的稀饭就少了两碗,意味着就有另外有个“单身和尚”将没有稀饭喝,“一人饿着全家都饿”,那也算不上公平。

  问题是——仅仅是,在操作再就业的具体要求、具体规定时,华北油田有关管理人员疏忽了一个时间上的设限,那就是对“双职工因离婚变成单职工”的时间限定——我宁愿把这看成是一时疏忽,因为笔者做过11年秘书,草拟过数不清的规定,深深知道什么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们不见得是什么“智者”。疏忽的结果就成了所谓的“政策空子”,导致了双职工突击办理假离婚的状况。8月19日《燕赵都市报》的后续报道说:华北油田已紧急通知,“8月5日以后的离婚证视为无效。”其实,他们“8月12日贴出通知”时,其中就应该有这一规定的。“在规定里要严密进行时间设定”,这本来是一个管理学中很微观的常识,但往往是常识,也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

  可是,时评家立马就将其上升到最高的高度、下潜到最深的深度了。《“凭离婚证上岗”是“羞辱性制度”》就是个典型的“高度”评论,用上了疑似新鲜名词“羞辱性制度”和“制度性羞辱”——而“疑似新鲜名词”正是时下时评家与时评编辑最喜欢的。自打在美国的学者徐贲先生2004年12月23日在《南方周末》介绍了那本国内尚未翻译出版的社会伦理学家马格利特的《正派社会》一书之后,偶尔见到一些文章一些评论引用了“羞辱性制度”的概念,毕竟这个词语还没有被用烂,相对还是比较“新鲜”的。新鲜是好,但新鲜往往也生涩,容易成为一只可以轻易戴到人家头上的轻飘高帽。一个单位在一个规定里对时间的设定出现疏忽,就被戴上了“羞辱性制度”和“制度性羞辱”的“高帽”,看来真是金猴提拎他那根棒棒——一点不吃力。

  在“制度性羞辱”获得“普遍确认”之后,不少时评家呼吁“对工人现实处境予以悲悯同情”,呼吁“让尊严不再成为必要的生存成本”。一般说来,悲悯同情弱者总是没错的,但在我看来,虚幻、虚妄、虚火上升的“同情”“悲悯”是廉价的、没有效果的、缺乏意义的。这背后问题的根子在于两方面:一是时评家大抵是变得越来越浮躁了,见到一个“奇特”的社会新闻,不多转几下脑筋就乐不可支地立马开笔——你还真别以为他们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抒写“悲悯”;若长此以往,时评就跟网上那记录“第一反应”的跟帖评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非但没有“脑筋慢转弯”,就连“脑筋急转弯”也会见不着;所以在此我不能不喝问一声:有多少时评是靠不住的?二是原刊报道的信息选取与披露不完整,《燕赵都市报》这一报道是个“只取一斑而不见全豹”的典例,经过时评催化之后,最终将“单身职工可以再上岗”演绎成了“只有离婚了才能上岗”的似是而非形态。这里的根源是记者与媒体一个新闻观念的失衡——在如今社会新闻都要力求主流化而避免低俗的时代,他们将一个严肃的主流新闻“社会化”,弄成了一条“引起轰动”的“社会新闻”,还为“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近百家媒体纷纷对此事予以关注和评论”而沾沾自喜。

  (稿源:红网)

  (作者:徐迅雷)

  (编辑:潇湘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