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体教结合收效甚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0:5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体教结合收效甚微(图)
  胡凯在本届大运会上获得男子100米冠军,他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可以说是体教结合成功的典型代表。新华社发

  新闻点眼

  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代表团首次由国家教委牵头组团参赛。一大批高校选手取代以往在大学挂名的专业甚至职业运动员参赛,虽也有佳绩,但整体实力和成绩远不如上两届。中国代表团最终能在本届大运会上列金牌榜次席,主要还是靠跳水、体操、游泳的国家队专业选手。由此“体教结合”能否走得通,再次成为大运会上中国人的关注焦点。

  本专题撰文新华社 记者王镜宇 公兵 刘宁 郑金发

  体教结合20年前已实施

  所谓体教结合,即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学校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渠道之一。中国提出并推行体教结合已有20年,但步履维艰,更有专家直言:没有什么成效,近两年才有点起色。

  1987年,教育部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在高校中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在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看来,这是体教结合进入实质阶段的开始。钟秉枢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界形成了一个从少体校到专业队(体工队)的独立体系,专业运动员的培养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这套体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运转得很顺畅。但是,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这套体系开始出现问题。一方面,进入市场经济、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不肯再接受文化程度不高的退役运动员。更多家长也开始由送孩子去运动队转向让他们考大学。这些都导致少体校招生人数减少。

  由于“出口”不畅、“进口”减少,原先很平稳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开始出现波动。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办了两件事。第一是体工队学院化,有一部分体工队改称运动技术学院,学生接受大专教育,拿到的文凭各省、市、自治区都承认。与之并行的另一项改革,就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但钟秉枢认为,体教结合从推出到2003年,没见什么成效。

  体教结合尚存体制障碍

  “体教结合从1987年推出到2003年,十几年来没有什么成效,根本原因是两套体系并行。”钟秉枢说。话语中凸显了体育、教育两套系统在推行体教结合上存在的矛盾,体教结合尚存体制性障碍。

  钟秉枢说:“两套体系的并行致使高校在开始张罗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同时,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管理体系照常运行。围绕奥运会、全运会、大运会和城运会等一系列运动会,顶尖运动员都在体育系统中,选拔选手、组织比赛也是体育部门操办。于是出现了这种情况:进入大学系统的运动员,缺乏独立的比赛体系,使得大学并未能真正发挥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作用。这与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

  学校体育强盛之后,必然会发生与体育系统的矛盾。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秘书长杨立国谈到了“代表谁的利益”问题。他说,以此次大运会为例,因为第10届全运会即将于10月在江苏举行,这必然牵扯到各省、市、自治区的利益,于是有个别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并没能前来参赛,这无疑降低了中国代表团的夺金实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的夺金目标骤减的原因之一。有专家提到,由著名教练于芬统辖的清华大学跳水队由于缺乏参加大赛机会,导致手下队员“出走”,流向各专业队,显示了教育、体育部门在体制上尚需理顺,在合作上尚需改进。

  傻练误了

  运动员学业

  有人把体教结合难见成效归咎于培养“尖子”选手需“全天候”训练,没时间像培养大学生那样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这种观点似是而非。中国体坛一直把“大运动量训练”视为法宝。在经济条件落后、科学训练手段低下的条件下,用多于别人的训练时间和强度来弥补训练条件的简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本身也有弊病,既容易造成运动员伤病,使他们厌练、不能练,也“侵占”了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本应接受的教育。而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科学训练手段提高,我们完全可以像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一样,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缩短训练时间,摈弃那种传统的长时间“傻练”方式,让运动员像普通年轻人一样拥有正常的学习时间。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认为,体教结合必须由虚到实,要真正做到学生运动员是在高校学习。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精简训练时间,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和质量。

  外国有成功

  经验可借鉴

  放眼国外,诸多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以加拿大为例,游泳队教练安德鲁·科尔说:“我们的队员必须是全职大学生,他们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考试进入大学的。考试通不过,我们是不会招收他们的。在加拿大,有40所大学有游泳队,共约2000名游泳运动员。这些大学都是学术成就较高的,对学生的要求也严格,因此不存在不通过入学考试或降低很多标准去招收学生的情况。”

  俱乐部也是加拿大培养运动员的渠道。科尔说:“加拿大有360个左右的游泳俱乐部,每个在俱乐部注册的运动员每年交纳3000加拿大元,作为接受训练和使用场地的费用。当然,如果俱乐部觉得你有培养的价值,就可以免去你的费用。”科尔说:“即使是学生运动员,因为参加世界性比赛而耽误了课程,每个学期仍必须修满一定的学时。在参加考试上,他们与普通学生的标准一样,不会受到特殊照顾,即便他是奥运冠军或世界冠军也不行。”美国、日本的情况和加拿大相似。(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