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跟着海外版“学中文”(我与海外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4:4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得是2002年11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刚上初中不久,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当翻到“学中文”版时,旅居国外的中国小朋友写的文章,像“磁铁”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一篇一篇看完之后,既感动又惭愧。有些小朋友跟自己岁数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小,写的中文作品水平却很高。不但中心突出,内容清新朴实,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从此,我请求父亲把每期的“学中文”版带回家,并要求每期不能少,少了也要设法找到,我不能缺了这份难得的“精神食粮”。每逢看到新一期“学中文”,遇到好的文章先是细细品读,然后剪贴下来保存好,一些名言名句还记在本子上。日积月累,我感到自己离不开“学中文”了。也开始从厌烦写作文转变为喜欢写作文,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读初二以来,我写的作文,老师的评语也由“及格”、“良好”大都变成“优秀”,还多次在班里宣读,张贴到“校园作文之窗”。去年在市报组织的一次征文比赛中,我还获了二等奖,这都是读报用报得到的回报呀。

  我之所以对“学中文”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并产生依恋之情,还在于时常能得到名家指点。比如,今年6月24日那一期“名师谈作文”———叶小荣写的《巧用修辞,妙写首尾》,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深受启发:古人用“凤头”、“豹尾”形容文章首尾的写作,文章的首尾若不精彩,就很难吸引读者。而巧妙运用修辞能写活文章的首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致于因“虎头蛇尾”而失去文采。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已离不开海外版,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国内外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今年春节的前一天,我认为这期“学中文”一定很好看,可是父亲单位放假,报纸没有送到,我就直接去邮局取了回来。当我看到2月8日第六版“学中文”版上,王瀛老师写的《我怎样引导孩子写作文》,樊梦莹、李羡蓓两位同学写的文章,不由得十分开心。读了第七版上作家冯骥才、车前子写的《年意》、《年夜饭》,更是开眼界,受启蒙。

  总之,通过看“学中文”版,我受益匪浅,隔段时间看不到心里就像少了些什么。进入9月,我要去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读高中,为了能让《人民日报海外版》始终陪伴着我,我又同父亲达成口头协议,让他每期给我寄到学校,我将把“学中文”坚持下去。

  (作者系山东省临邑县第一中学学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3日 第二版)

  作者:孙星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