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南河道整治系列报道(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2:12 兰州晨报

  调查:有人排污无人担责

  众所周知,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产生生活污水。南河道两侧到处林立的单位和居民住房,必然会产生大量生活污水。按照正常的排污方式,污水从生活区域流出后,首先要集中汇入污水处理池进行沉淀处理,然后再流入城市市政排污管进行集中处理。记者沿南河道踏访后发现,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进了南河道,再加上大量垃圾沉积,

致使河道变臭。

  沿河单位的员工,都抱怨南河道太臭了,但让记者不解的是,这些单位很少有人承认本单位向南河道排放了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说不清那么,南河道两侧到底有多少生产、经营企业和店铺以及居民排放生活污水?又有多少个排污管伸向南河道?

  南河道一天到底能接纳多少生活污水呢?记者对南河道疏浚办公室、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采访后发现,对这些问题尚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说清楚。

  据记者了解,南河道两侧居民及外来人口约有1万人。记者粗略统计,河道上有两条排洪沟,排污管近40个,其中排放雨水的管道近10个,其余的管道便是生活排污管。从河道两侧管道的分布看,南、北侧都有排污管,北侧管道多于南侧。沿河单位如是说 根据掌握的线索,记者对沿河可能排放生活污水的有关单位进行了采访。

  甘肃省人民出版社李丽主任告诉记者,出版社在建设规划时,就将绝大部分生活污水集中后全部纳入市政排污管网排放,目前只有个别排污管在向南河道排放生活污水,但量非常小。甘肃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院长称,他不清楚画院是否排污,让记者去问办公室。记者在该院墙外发现了两个排污管,其中一个正在向南河道排放污水。

  兰州文鑫公司总经理王月萍告诉记者,公司所有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市政管网,未向南河道排放过污水,她还对南河道目前乱排污水的现象予以谴责。在城关区建设局大院,负责城关区机关后勤事务的事务科工作人员张宪清告诉记者,建设局大院内的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市政管网排放,从未向南河道排放过生活污水。雁滩公园办公室主任岳华说,雁滩公园躲避污水都来不及,不可能向南河道排放污水,相反,雁滩公园被南河道害苦了,由于公园用水全部采用地下渗水,原先清澈的公园湖水,在南河道污水大量渗入后,变得浑浊、发绿、发臭,而游人在公园南道行走时只得掩鼻疾行。但记者在雁滩公园的河道边至少发现了三处厕所把未经处理的粪水直接排入南河道。

  建在南河道上的雁滩家具家居超市的客户部经理王军告诉记者,该超市产生的污水全部纳入市政管网排放,从未向南河道排放过污水。俨然一个“天然旱厕”在采访中,南河道两侧的绝大部分居民称,河道内的污水主要来自雁滩乡河道附近的各类开发区和生活小区。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雁滩被不断开发,由于城乡落差,雁滩在进行土地开发建设新区时,并未对包括排污在内的各种城市设施进行有效规划、布局。缺少了排污系统的雁滩新区犹如住房没有厕所一样,如何排污成了大问题。为解决雁滩工业区及居民的排污问题,除部分污水被直接排入黄河外,大量的污水被排入南河道,南河道成了雁滩新区的“天然旱厕”。雁滩新区尤其是靠近河道附近的居民小区、企业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有效处理便排入南河道,这种现象在雁滩已是司空见惯,并在开发商那儿已成为不成文的排污方式。

  各种垃圾成为“帮凶”如果说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水是南河道变臭的主因,那么,河道两岸的各种垃圾,就是导致南河道变臭的“帮凶”。受垃圾围堵河道影响,南河道内的污水流淌速度变缓,在微生物和阳光、空气的作用下,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使河道变臭。

  南河道两边违章建筑和违法建设已成为南河道还原清白之身的瓶颈之一。

  在雁滩家具市场南面,沿着南河道有一排近1公里长的临时商铺,这些商铺主要以经营装修木材、水泥、沙子和制作铁制工艺门、焊接窗户防盗栏为主,这些店门紧挨马路,经常有人清扫,但店后沿河道边却是另一景象,由于这些商铺没有厕所、垃圾箱,经营者和客人内急时,便把河道当成了露天厕所,同时,生活垃圾也被随意丢弃在这里。

  雁儿湾已成垃圾场雁儿湾曾是兰州市的一块湿地,水清草绿、一派田园风光。然而,随着雁滩地区的开发,这片人烟相对稀少的广阔地带,被迫“傍”上了各种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雁儿湾与垃圾场成了“同义词”。

  记者看到,南河道流经雁儿湾后,10米宽的河道已经变得越来越窄,有的地方不足1米。河道两岸,大量的建筑垃圾被肆无忌惮地倾入河道,大量垃圾堵住了污水的去路,聚集的污水漫过垃圾,落下时发出瀑布般的声音,找到出口后向东缓缓流去。顺势望去,南河道犹如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直到兰雁沙石厂前并入黄河。

  本报记者张隆实习生肖明朗(来源:兰州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