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的“过剩”与“贬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0:32 乌鲁木齐晚报

  计划经济年代,一切商品都限量、定量供应,还要在“制度”内凭票,这叫“短缺经济”,整个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是一个“卖方市场”。这个市场对消费者是极为不利的,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卖方”就演变为一种“权力”,一种“垄断”,因而也是“权威”,因而丝毫不“贬值”,那时有个经常的抱怨是“质次价高”且“服务态度”恶劣。

  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市场供求关系来了个大颠倒,即从“卖方市场”一下子变成

“买方市场”,即对消费者有利的市场状况。这个时候,市场上各种商品供应不但用“丰富”来形容,而且简直是太“过剩”了,从计划经济的立场看来,是巨大的浪费。其实正是靠着这种竞争的“过剩”,才造成了有利于消费者的“买方市场”状况,如果供求之间刚好一致,完全按计划、按“求”而“供”,消费者就没有自由了。而且,市场的极大活力和“繁荣”,必然掺杂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但毕竟可供选择的好货和优良的服务是计划经济时代所不可同日而语的。“买方”有了选择的自由了,“买方”成了主体,“买方主体”使人得到日益的肯定与尊重。

  文化供求关系也是这样。当文化供应也是短缺的情形下,就存在“话语霸权”,作品是不“贬值”的,也如同商品一样是因为它“短缺”,短缺之下就无所谓质量好坏,就产生“限量”、“定量”、“钦定”的“权威”,无须竞争。但若文化供应过剩了,供过于求了,良莠并陈了,自然就显得“贬值”了。但同时,这“过剩”的作品总有更多的声音,尽管众声喧哗,里边不乏有价值的真理和“不贬值”的货色。这种文化的“供过于求”,是“读者市场”而不再是“作家市场”了,所以作家会感到失落和“贬值”,话语霸权遭遇解构。但这个敞开的市场并不排斥权威,只是权威的外延有所变化,即增加了“平等”,即原来的权威不再能单靠“限量”过好日子。“良”要与“莠”竞争。读者却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读者得益了。这时候,良莠并陈,其中的“莠”自然是贬值的,但并不妨碍好东西的存在,而且好的东西是不贬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过剩”是必须的,在“过剩”中,肯定有大部分文化精神产品“贬值”了,但唯有通过“过剩”,才能体现对读者的尊重,文化不是“配给制”,而是给读者提供自由选择的资源了。

  在文化供求的“过剩”和必要的“贬值”中,在“读者市场”中,除了滥竽充数者,对好的作家的挑战更加严格了。它要求于“卖方”——不论是物质商品还是精神商品的供应商,是更多自主的责任和独立的担当。一位捷克作家说过:“大作家就是写作困难的人。”

  真正的文化经典作品和精神产品只能是在这种“过剩”状态中产生的。 :(责任编辑:高毅 写信)

  作者:朱又可

  (来源:新疆经济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