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六大重点战略为南京“十五”交上出色答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0:59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新闻提示:8月22日,省委常委第10次来到南京集体调研,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时的南京,离十运会开幕还有50天。同时,目前既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的关键时期。为此,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这次调研,既是对迎接十运会做动员,也是对“十五”的检查,对南京“十一五”的一次策划,意义重大。那么,南京“十五”期间,尤其是200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各项重点战略的推进情况如何?在22日的调研汇报会上,市委书记罗志军介绍了有关情况。

  实施“工业第一方略”成效突出

  3年来工业累计投入1300亿元

  四大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78

  %全市11%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6%“十五”期间,工业经济为南京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3年来,我市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突出发展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大项目,切实加大工业有效投入,3年累计投入1300亿元。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质量大幅提升中,集中度显著提高,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23亿元、利税351.5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1.76倍、2.24倍;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是2001年的3.8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8.8,今年上半年达213.7,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五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70%,实现利润占66%,四大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78%,今年上半年达80.5%,目前全市11%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6%。

  “三个倍增,一个扩张”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开放型经济倍增”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今年将圆满完成“郊县经济倍增”计划、“旅游倍增”计划

  商贸流通业快速扩张,规模居全省第一

  2001年,我市提出用3到5年时间,围绕开放型经济、郊县经济、旅游经济倍增和商贸流通业扩张的目标,实施重点突破。目前,“开放型经济倍增”计划已提前超额完成。2003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是2001年的4倍和2.45倍。着力加快郊县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的“新四化”进程,去年7个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是2001年的1.8倍,预计今年可达740亿元,将圆满完成“郊县经济倍增”计划。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20亿元,预计今年可达380亿元,是2001年的2.1倍,“旅游倍增”计划将圆满实现。3年来,商贸流通业规模、业态和区域全面实现快速扩张,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亿元,比2001年增长53.5%,规模居全省第一。

  “一城三区”建设全面加速

  河西新城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

  新组建的浦口、六合两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01年的1.79倍和1.8倍,城市化水平分别达69%和60

  %东山新区3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39个,仙林新区已入驻10所高校和4所中小学河西新城建设加速推进,中央商务区16幢标志性高层建筑主体施工进展顺利,已有4幢封顶,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住宅小区竣工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滨江公园等环境景观工程进展顺利,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河西新城成为南京现代化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的目标初步实现。3年来,新组建的浦口、六合两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浦口、六合两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01年的1.79倍和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30%和31.6%,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城市化水平分别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达69%和60%。东山新区发展迅速,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是2001年的1.78倍和2.68倍。3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39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3家;累计投资130亿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仙林新区迅速崛起,区内22条骨干道路已全部建设,中心区建设稳步推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全部到位,20万平方米的教职工中低价商品房全面启动,已入驻10所高校和4所中小学,在校师生近10万人。

  “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战略意图初步实现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幅已开始下降

  3年中,积极推进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先后有近300家企业由市区迁入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为老城营造生态环境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腾出更大的空间。加快建设向新区集中,坚持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向新区倾斜,促进老城控制类项目和适宜在郊区布点的项目到新区落户。引导高校向大学城集中,推动市内各类院校落户仙林、江北、江宁三个大学城,全市已有34所大学和4所中小学在大学城建立了新校区。努力疏散老城人口,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幅已开始下降。

  “富民优先”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为南京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

  2001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成为南京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9%和8%,去年的增幅分别达13.8%和12.4%,创10年来最好水平。3年来,新增就业岗位26.2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7.3万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63%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等五大险种全部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标准逐年提高。

  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取得新进展

  3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行动纲要、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意见。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党员议事会、社区议事园等做法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南京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南京日报记者 陈曦 沈文虹 师擎(编辑 晨光)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