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怀念“送笑天使”高秀敏(艺海生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怀念“送笑天使”高秀敏(艺海生涯)(图)
高秀敏

  大大咧咧、受欢迎的东北人

  高秀敏和丈夫何庆魁曾经两次做客《艺术人生》,还参与了一次《艺术人生》春节特别节目《父老乡亲》里的“东北二人转”单元。这对夫妻每次来都带着那浓浓的东北腔,这一胖一瘦的组合在节目的现场,除了给我们笑声之外,更给了我们一种钦佩,一个喜剧明星的艰辛也许更让人感慨万千。高秀敏不仅在台上有很好的台缘儿,台下也因为大大咧咧的东北人性格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在东北农村的一次歌会中,台上台下的东北老乡与高秀敏一起“忽悠”着熟悉的二人转,热闹的场景比周杰伦的演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给参与其中的东北老乡和节目组的同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惊闻噩耗之后,所有与高秀敏合作过的同事都纷纷忆起台前幕后的点滴。记得去她家采访的时候,她盛情邀请栏目组住在她家,让大家感到就像到了一个东北亲戚家串门。第一次给他们录节目的时候,演播室挂着象征丰收的农作物,原来的小桌变成了一口大水缸,上面还写着一个“满”字,寓意他们的艺术和人生。节目结尾,两口子合唱了一段“二人转”,第一句是“满园的花溜溜的草啊,那就分外香啊……”往事历历在目,那期的磁带就放在节目组办公室的一号柜子里,我们随手就可以重温那一幕,而各种的声像却都成了绝唱……

  特别节目《父老乡亲》播出后反响很好,高秀敏特意给编导张颖打了个电话。她仍然是直言不讳的脾气,坦言自己开始有些担心,怎么编导这么年轻,担心节目做不好,但看完节目以后放心了。“好好干啊,你的前途会很好!”高秀敏像个长辈一样反复叮嘱。张颖感动于这份细心、这份真挚的挂念。

  就这样,《艺术人生》与高秀敏的缘分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延伸,对于高秀敏的忽然离开,《艺术人生》以及喜欢她的电视观众也想重温习她曾经的艰难,用真挚的回忆再送她一程。

  从瘦弱的老幺到十年乡下演出

  高秀敏出生在吉林松原县的代家洼子村,东北人幽默的性格掩饰着那里的贫瘠。高秀敏家里姊妹八个,她排行老幺,用她的话说,“到生我那会儿,已经基本上没什么营养了”。加上那年头生活又不太好,母亲格外劳累。从小瘦弱的高秀敏却天生一副好嗓子,哭声都比别的孩子大,从小能歌善舞。在高秀敏做客《艺术人生》春节特别节目《父老乡亲》的时候,半个屯子的家乡人都来了,其中有个高秀敏的同桌回忆到,高秀敏最大的爱好就是上柴火垛上听收音机。

  中学毕业的高秀敏在县剧团当了一名“二人转”演员,一唱就在十里八乡红了起来,19岁的时候已经是村里的明星了,甚至成了县剧团的业务团长。那时下乡演出是大家养家(饣胡)口的唯一出路,松原的十里八乡到处都留下她们的身影。高秀敏曾经说,“那时候没觉得苦,而是觉得特别充实。我们姐妹一天三场戏,化妆用的都是油色,太阳一晒往下淌,所以说能有今天的皮肤我觉得万幸”。演出的时候早上、下午、晚上各一场,也没有麦克风,就凭自己的嗓子唱。有时候晚上没电,农民们就弄一块砖头挂起来,往上浇煤油点火照明,弄得演员的脖子里都是黑的。夏天东北农村灯下都是虫子,演完下来演员们衣服里都是虫子。到农村也没什么好吃的,就是农民给你弄大豆腐。高秀敏记得有一次去辽源下乡,没有米给演员吃,她们就吃了24天豆腐。剧团就这样为农民演出,在一个屯子演完,再开车去下一个屯子,一演就是将近十年。高秀敏曾经说,她能把《刘老根》里的丁香演好,是和多年的下乡演戏分不开的。“农民大嫂、老大妈的形象始终在眼里,这么多年我创作的人物,始终是农村的大嫂、大妈,因为我对她们的感情太深了。”

  我们在代家洼子曾经亲眼见过高秀敏上过的一个舞台,那墙上还依稀写着“计划生育好”。斑驳的字迹分明写着一段充满艰难的戏剧人生,有如一辆卡车大小的台子曾经寄托着少女时代瘦小的高秀敏的梦想,也写着她没有预料到的种种悲喜未来。

  最爱的人伤我最深

  何庆魁说:“我相信缘分,有时候我心情特别高兴的时候,我就想,可能上帝就这么安排的,叫我先出生,比高秀敏大一轮,好给她写本子。她是上帝派到人间的‘送笑天使’,长一个讨人喜欢的脸。”高秀敏也从来不忌讳谈起与老何的姻缘,“当时我俩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女儿7岁,就是为了这个事业,我就一心一意地跟着他。我觉得他的本子写得好,我嗓子好,有灵气。如果成功了,我们俩就成功了;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卖菜去,我的嗓门大,菜都比别人卖得好。就是咱们打鱼也饿不着啊!没成想我命好就走出来了———用老何的话说,他打了20多年的鱼,一下打着我这么个大鱼,他就再也不打鱼了。”

  尽管有了老何的陪伴,尽管在县城剧团里小有名气,但是生活的艰辛一样曾经笼罩着这对夫妇,当时他们的获奖之作《包袱》就是源于一段真实生活的写照。有一段时间他们搬过23次家,生活非常贫困,因为穷,搬家的时候什么都舍不得扔,生活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何庆魁就以这个题材写了一个小品,就叫《包袱》。结果参赛之后获得了一等奖。老何终于既不用卖菜也不用打鱼了,两个人一起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生活的道路。《艺术人生》编导别航程曾经拍过原来他们夫妻住过的吉剧团宿舍,“九平方米的小房间,住了一家四口,高秀敏的今天来之不易,她是过过苦日子的。”年轻的导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最爱的人伤我最深。”这是高秀敏和何庆魁总结夫妻相处之道时说的一句调侃的话,却在前些天意外应验,高秀敏的突然辞世是对老何最深的伤害———

  刚刚红火地过了几年好日子的高秀敏、何庆魁仍然经历着生活中新的挑战,高秀敏与赵本山、范伟的“铁三角”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两个人合作的《圣水湖畔》热播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夫妻两人的事业心。然而生活却没有再次眷顾这对夫妻。先是今年8月8日何庆魁大儿子在广州因车祸意外身亡,尸骨未寒,高秀敏的不辞而别更是让年近花甲的老何雪上加霜。

  何庆魁曾在节目中说:“我们俩文化根基都不深,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得研究研究咱们怎么过的问题,就是修炼。我觉得我先她一步想开了,随后她后边也追得差不多。人活着这几年,要宽容,学会互相理解,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两只手,你摸着没什么感觉,你砍掉一个肯定不行。”而今,这样的箴言何庆魁只能与在天国的妻子分享了。

  女儿,妈妈

  高秀敏的女儿李萱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专业,大学毕业的时候曾在《艺术人生》栏目组实习了半年时间,无论是专业还是人品都得到了组里同事的认可。朴实的李萱每天兢兢业业地做着琐碎的工作,加班熬夜都不在话下,与舞台上妈妈的品质一脉相承。实习之后,志愿做电视剧导演的李萱帮助父母一起拍摄了《圣水湖畔》,看到她的成绩,节目组的同事也为她骄傲。妈妈离开之后,我们在网络的照片中,看见的是李萱搀着父亲,扶着姨妈,为家人擦眼泪的样子。女儿长大了,也许在那天的气氛中她要先尽自己的责任而后才有权力悲伤,我们祝福这个懂事的女孩。

  还记得在高秀敏80岁的老母亲家采访,老人一口地道的东北腔。我请老人对着摄像机的镜头给闺女说一句话,老人犹豫了半天,对着镜头慢慢地说:秀敏,你多怎回来啊,妈想你了……

  不知道老人是否知道今天的事情,也不知道家人怎么对老人解释这个噩耗。栏目组上下都在为这个小小的细节揪着一份心。常言道:“丧亲,哀于天性,苦于神志”,但我们还是希望一家人能够早日摆脱这份伤痛,把明天好好继续。也许做喜剧的人更得坚强,因为谁也逃不过人生的苦难,但他们永远得以笑示人。亡者已去,但愿生者的坚强成为人生最大的喜悦。《艺术人生》希望有朝一日,走出阴影的老何再次带着笑脸做客节目,到了那一天,高秀敏泉下有知,也会安心鼓掌,至于生前遭遇的那些苦难,也会成为天堂里的品德,成就另外一遭有笑的人生……

  (作者为《艺术人生》导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5日 第七版)

  作者:马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