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乳品业]蒙牛对手的幸或不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1:28 新京报

  

[乳品业]蒙牛对手的幸或不幸

  《蒙牛内幕》

  孙先红、张治国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定价:49.00元

  □书评人 曾昭逸

  餐桌上的竞争,总是最容易感受到的。观望今天的中国乳业,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品牌激战正酣,外资品牌悄然渗透,地方品牌更是刀光剑影。蒙牛,一个六年前由几个草原汉子在破旧民宅里开始折腾出来的企业,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创造了一个奇迹:三年成为“速度冠军”,五年成为“牛奶大王”,六年冲刺全球第一。现在,中国人所饮用的每4袋牛奶中,至少有1袋是它生产的。由孙先红和张治国合著的《蒙牛内幕》带着我们回顾了蒙牛的前世今生、征战杀伐及诸多独特之处。两位作者,一为集团副总裁,一为集团总裁新闻助理,同为国内著名策划人。此书对乳业的竞争着墨颇多,案例生动。在看书过程中,一个疑问愈来愈强烈:作为蒙牛的对手,是幸还是不幸?

  竞争是残酷的,总免不了要攻城略地,你死我活。蒙牛狂飙突进式的超常规发展,在决策定位、资源整合、营销策划、具体战术等方面都善出奇兵,纵横捭阖而又游刃有余。面对蒙牛这么一个横空出世的对手,对手焉能不胆战心惊?或许还会滋生“既生瑜,何生亮”之叹。正因为对手们的“深感不幸”,蒙牛才会遇到那么多的“围追堵截”和“造谣生非”,才会愈挫愈勇,以“牛身”跑出火箭的速度。有人对此做过精辟的概括和评价:银行账上堵,媒体空中堵,竞争对手地下堵,不明身份的人棍棒堵……结果堵出了什么?堵出了一个“世界冠军”。

  但是,揭开那层表面的“不幸”面纱之后,我们会发现,蒙牛对手其实也是幸运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个冤家对头,几十年斗智斗勇的结果换来可乐行业和双方共同的成长壮大。蒙牛是一个很合格的竞争对手,光明正大,竞争方式有章有法又创意迭出。这些年来,因为蒙牛的加入,中国乳业不断规范和提升,而一个壮大的、形象良好的乳业,对身处其中的公司无疑是一件好事。对于消费者而言,更是如此。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蒙牛规范的竞争,收奶价提升了,农民获利更多了;乳制品质量提升了,价格却反而下降了。

  这种“幸又不幸”的感受,同处草原的伊利感触应该最深。1999年,势单力薄的蒙牛提出的口号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其后蒙牛也一直坚持“草原乳业一块牌,蒙牛伊利各一半”的品牌路线,甚至在自身的广告中也把伊利放在广告牌的首位。

  200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打造“中国乳都”,启动了以地区品牌带动企业品牌的大品牌大营销战略,这就跳出了“自说自唱”的狭小天地,立意高远而又攻防兼备。

  如果考虑到那个极富个人魅力的老总牛根生,作为对手,就更有理由暗自庆幸了。牛根生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人生的哲学家,个性洒脱而宽容。

  蒙牛伊利因同处内蒙,一直是冤家,牛根生及其众多部下多成长于伊利,因此伊利对蒙牛自有很强的防范之心。但是,牛根生和蒙牛多采劝以德报怨”的做法。2002年,牛根生拿自己的钱,给大家发了伊利1998年所欠的年薪,替伊利老总郑俊怀把这笔债还了。后来郑俊怀落难后,老牛往看守所里捎了一万元钱。老郑女儿留学,妻子薄香女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他”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而在2004年底,牛根生更是捐出全部股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富豪对财富的另类处理。因为他相信,“富贵不过三代,给后代留下有形资产不如留下无形资产”。

  《蒙牛内幕》围绕蒙牛写出了其速度、斗争、内部、谜团、思想和感悟。作者希望通过蒙牛写出企业经营和竞争的规律,提升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但也正因为如此,全书虽条块分明,却规律定理众多,给人一种过多的策划安排痕迹,尽管阅读方便,但有损于其自然朴素之美,这是需要注意的。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