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白求恩 中加友谊永远的名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3:49 新华网

  编者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发动了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全球为之瞩目,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同情。一批支持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怀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理想,踏上了中国这块神秘土地,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他们,就更有了一层非同寻常的意义。现播发一组介绍其中几位杰出代表的稿件。希望读者跟随记者的笔,走访他们的故乡,寻找这些抗日英雄的昔日足迹。

  新华网渥太华8月25日电

  “我要告诉你一个医生的故事,他是白求恩大夫。

  “他死在一个群星灿烂的夜晚,他知道,我们都知道他要死。

  “我们无法忍住哭泣,我们翻山越岭,抬着他那已经很轻很轻的尸体,走了很远很远……”

  这是纪录片《从加拿大到中国:诺尔曼·白求恩的一生》片尾部分的解说词。白求恩安详的遗容、脱帽敬礼的八路军将士、缓缓跃动的烛光……,60多年前的那段如歌如泣的历史宛如再生,深深打动着每个来格雷文赫斯特白求恩纪念馆参观的人。

  梦想开始的地方

  格雷文赫斯特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西南400多公里处,是一个有万余人口的美丽小镇。1890年,白求恩就出生在小镇约翰街和休逊街交叉处的235号宅,他跟着做牧师的父亲在这里生活了3年。

  1970年加拿大和中国建交后,白求恩成了中加人民友谊的象征。1972年,加政府授予白求恩“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并于次年把白求恩出生的这座木结构楼房从长老会买下来,经过3年多的修缮和重新布置,于1976年正式作为白求恩纪念馆对外开放。同年,这里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之一。

  目前楼房内外的场景基本是按1890年白求恩出生时的样子布置的。为了完美再现原貌,纪念馆筹建人员四处走访,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房子里的现代化设备统统拆除,家具、小摆设均严格按当时式样复制。

  离故居不远外,新建了一座楼房,那里设有纪念馆办公室、展览室和放映厅。它的门外竖着一块巨大的白求恩画像,画中的白求恩右手托腮沉思,双眼注视着前方,目光犀利而坚定。画像下面用汉字写着:白求恩。

  “我要去中国”

  富有进取心,自视清高,充满激情,才华横溢,这是加拿大学者们对青年白求恩的评价。白求恩坚信,有个命运在等待着他:“我要为人类做一些事情,一些了不起的事情。”他当过伐木工人、教员,在一战中服过役,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英国,白求恩与漂亮的苏格兰姑娘弗朗西丝相爱、结婚。婚后第三年,在底特律行医的白求恩患上了肺病,被迫住进了纽约特鲁多疗养院。出院后,白求恩把家搬到蒙特利尔,组织了一个医疗小组,专门为穷人看病。

  1936年,白求恩辗转到了西班牙前线,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动输血站。次年,白求恩宣布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之后,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他首次透露了自己要去中国的计划:“我要去中国,那里最需要我。”

  参观者络绎不绝

  馆长斯科特·戴维森介绍说,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近两万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又是中加建交35周年,所以来这里参观的人更多了。

  多伦多大学工程系的杰森今年暑假在纪念馆帮忙。他说,白求恩大夫是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都为能在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工作感到自豪。虽然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二战和抗战的艰难困苦,但大家不能忘记今天和平的生活环境是前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果。

  “作为加拿大人,不知道白求恩怎么行?!我来是补课的。”滑铁卢大学的老师玛丽安说,她们学校3万多名学生中有四分之一都是中国留学生,他们都熟悉白求恩的事迹,有不少就是因为白求恩才选择来加拿大留学的。

  在加拿大,虽然白求恩远没有像在中国那样出名,但他作为加中友好的一块丰碑,却永远是加中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名字,一个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名字。(赵青 杨士龙)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