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方言不进教材乃明智之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8:13 红网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北京不会像上海那样,让方言走进中小学课本。因为北京方言和普通话没多大区别,再说,原先选用的教科书里,像老舍、茅盾的一些经典作品已经有了北京的方言土语(8月26日《新京报》)。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同时也希望这个明智的决定,能够对那些钟情于方言进教材的城市有所影响,让各地盲目的“方言崇拜症”早日偃旗息鼓。

  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民工子女来到上海后念“阿拉”的窘态,如果是在课堂里引起孩子们的一片哄堂大笑,我们是该埋怨外地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行?还是责备上海孩子的乡土文化素质不高?在呼唤文化大融合,抢着要为农民工子女争教育权的今天,为什么一些大力提倡文化包容的城市却总是最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难道他们还没吃够历史上“苏北方言”带来的那种狭隘的地域界限苦头?

  贫富悬殊、文化歧视、心理隔阂这些丑陋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表现在方言表达的“差异”上。就拿本人来说,尽管也在北京混了几年,但总是在公共场所因一嘴南蛮子的“北京话”而遭人不待见,如果你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或许情况就可能有所改观,起码在买票问路砍价上心理不吃亏,以至一些城市用孩子的口音来划分“打工学校”和“贵族学校”。真不知道茅盾老先生当年是怎么学上北京方言的。设想,各地如果都在下一代的教材里选用了自己的方言,并推广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交往、婚配范围内,那么,我们是在光大一种亲切的乡土文化而是在搞生硬的语言封闭和歧视?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自然应该简明扼要,把普通话说好了就是最大的文明,也最符合华夏文化的根本。可以说,推广普通话就是对老祖宗文化最大的继承和发扬。如果河南人因语言不够“阿S”在深圳吃了亏,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而绝非河南人不善于说广东话。而上海人如果在新疆做生意遇到语言不通的话,总不能指望从当地带一位熟悉丝绸文化的“通司”去吧。

  现在各地都在紧打“城市文化牌”,方言进教材的呼声很大,好象只有把乡土文化表达透了,才能更多地招商引资,才能让宾客们看到本地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一些宣传册、推广文案里,都夹带了他们自己才能看得懂的“哩语”,而当他们漂洋过海时,往往又忌讳“小地方”的话。可见,在方言用途上更多的不是语言工具,而是一个地方、企业和个人的某一种身价。记得我的家乡温州属于闽南语系,如果把它放在教材里读,不知道有多少下一代能招得来商?吆喝得来风险投资?到意大利卖皮鞋和西装?反正欧盟官员在谈判桌上是听不懂叽里咕噜的。

  (稿源:红网)

  (作者:胡安东)

  (编辑:耿红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