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西藏40年:笑容绽放在西藏农牧民的脸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0:05 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8月28日电(记者 田雨、德吉、边巴次仁)

  达孜县农民巴桑顿珠看着满仓的粮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雄县牧民扎西手捧自己跑运输赚来的钞票,满足地笑了;牧民达瓦的儿子考上了内地西藏中学,一家人簇拥着即将前往内地读书的孩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日子好了,腰包鼓了,心情舒畅,当然要笑了!”巴桑顿珠的这句话,代表了如今西藏老百姓的一种普遍心理;而在旧西藏,他们“能带走的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是自己的脚印”。

  过去的40年,对西藏老百姓意味着太多太多的内容:1959年民主改革,农牧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牲畜和房子;1965年自治区成立,农牧民真正当家作主;1980年,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免征农牧民的农业税;1984年中央决定全国支援西藏……西藏老百姓获得了他们的父辈无法想像的权利、自由、民主和幸福,旧社会“会说话的牲畜”变成了自己的主人。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在上世纪末就解决了粮油肉基本自给,实现了基本小康;200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6万吨,比1965年的29.7万吨增长了2倍多。同时,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2.6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62.74亿元,牲畜存栏数由1701万头增加到2509万头。更为可喜的是,从1989年以来,西藏农业生产连续16年获得丰收。

  粮食丰收,对如今的西藏农牧民来说,仅仅是摆脱贫困的底线;西藏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切实解决农牧民的“看病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设法增加现金收入等措施,则使他们真正地幸福了!

  2004年,自治区政府向农牧区投入30多亿元,用于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1元,比上年增长10.1%;西藏有2471户、2.9万名农牧民参与旅游业,新增收入6796.94万元,人均增收2328元。特别是从2004年10月起,西藏100%的农牧民均享有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保障。

  正如西藏安多县43岁的农民普穷所说:“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我们过去‘有病看不起、小病忍、大病拖’的问题,保障了我们的生命安全。”

  为解决农牧民子女受教育问题而实行的教育“三包”政策,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子女上学的积极性。2001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拨付教育“三包”经费7.2亿元,全区所有农牧民子女上学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截至2004年,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4.7%。

  家里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在今天的西藏已经不能再“夸口”生活富裕。“人均收入万元第一村”的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朗色村,共有21户人家,21栋楼房,经营店面50多间,全村人均收入16167元,其中现金收入高达15732元,家家日子红火,户户生活富足。

  “创造和拥有这么大的财富,在旧西藏是不可想像的”,西藏历史上首位农民亿万富翁群培次仁由衷地说。西藏民主改革前,群培次仁一家几代以为农奴主养马为生,一家人被称为“达热瓦”——农奴主的牧马人。群培次仁用8个字总结自己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原因:政策、机遇、勤劳、智慧。

  衣食无忧的老百姓喜爱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西藏,平均每个行政村每月可以看到1.61场电影;西藏电视台的藏语节目特别是农牧科教片,是农牧民最喜爱的“精神食粮”;在西藏农村听到内地流行的音乐、摇滚乐已不是新鲜事。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西藏全区已有683个乡镇通了电话;到目前为止,又有2000多个村通了电话。富裕起来的西藏农牧民要借助科技手段,从大山里走出来,和全世界平等、友好地对一对话!

  歌里这样唱:“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这首经久不衰的老歌,不仅唱出了老一辈西藏农牧民翻身解放的心声,也唱出了今天西藏老百姓生活富裕后的感激之情。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