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解迷:佛坪大熊猫密度何以稳居居全国首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6:44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雷恺通讯员胡贵军):佛坪县是驰名世界、人称“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大熊猫在地球最北缘分布的一块栖息地。多年来,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的精心呵护下,大熊猫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普查结果显示,佛坪保护区境内分布大熊猫近100只,其数量分别占到秦岭、全国大熊猫总量的33.3%、10%;大熊猫分布密度约为2.5平方公里有一只,是全国所有自然保护区中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

  佛坪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全国三大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共同努力,大熊猫数量由1978年建立保护区时的约45只增加到现在的近100只。那么,佛坪自然保护区何以创下每年约增两只大熊猫的不凡业绩?

  全国大熊猫专家委员会、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雍严格告诉记者,佛坪保护区大熊猫数量密度位居全国首位,这与该县具有大熊猫良好繁衍生息的自然条件和佛坪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当地群众对大熊猫的精心保护分不开。佛坪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天然分界,秦岭东西走向的高大山梁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北方的寒冷气流,加之北高南低的地形,又与东面太平洋暖湿气候相连,形成了温暖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的气候。佛坪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大熊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大熊猫生活在海拔800米—2000m的秦岭佛坪南坡,温润的气候,优美的环境,使其得以安然生长,尤其是具备冬无严寒的“冬居地”,确保了大熊猫平安度过冬季。这是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原因之一。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对国宝大熊猫保护与繁衍,让佛坪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1992年佛坪自然保护区被全球环境基金会确定为具有全球保护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2年该区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定为生态旅游开发宝地;2004年该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该区被生物专家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雍严格说:“大熊猫需要的是一片良好的栖息地,一块茂密的竹林,一处安静的环境”。而在佛坪这块土地上,这三个有利于大熊猫繁衍生息的条件都具备,这是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王大军说,偷猎和食物资源短缺、遗传因素虽然也会对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造成影响,但熊猫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才是将大熊猫逼入绝境的根本原因。由于佛坪自然保护区建立较早,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加之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与生态功能区建设等,同时严格控制在区内修路、建电站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使大熊猫栖息地基本保护完整,区内森林原生性极强,近300年未遭破坏,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为避免日本落叶松对大熊猫繁衍生息的影响,佛坪自然保护区还将区内村民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新栽的300亩日本落叶松拔去,改种当地人称“枣皮”的山茱萸。另一方面,洞穴对大熊猫幼崽的存活至关重要。由于秦岭险峰林立、崖石纵横的地势和地貌,形成了佛坪保护区内众多独特的天然石洞或石穴,2003年8月,佛坪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保护区核心区三官庙火地坝坡面上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发现大熊猫石洞产崽巢穴12处,目前共已发现大熊猫产崽洞穴近30处。这些洞穴不仅为大熊猫产崽、育幼提供了良好的保温性、安全性,也为提高熊猫幼崽成活率提供了条件。

  竹林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基地,是大熊猫分布的决定因素。佛坪自然保护区有秦岭剑竹、巴山竹、龙头竹约16000多公顷,每平方米有13—30多株竹子。充沛的食物满足了每天需大量消耗竹子的大熊猫的生存繁衍。所以曾轰动全球的80年代“竹子开花危机”和2004年佛坪境内出现竹子开花现象,都没有对佛坪的大熊猫种群造成什么影响,原因是该区内竹子种类多,即使一种竹子开花,大熊猫也不愁粮食匮乏。

  同时,当地亘古独特的农耕文化对大熊猫生存、保护也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农耕文化的当地猎人来说,狩猎也就是满足自身的需要,或者小范围的以物易物,没有以讲究交换、需要规模、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文化的西方猎人那种猎取野生动物只是为了炫耀、猎取得越多越好的习俗,因此,即使在国家未对大熊猫采取保护措施的漫长时期,大熊猫也没遭受“涸泽而渔”式的乱捕滥杀的厄运。加之建立保护区后,限制了群众在高山地区永久居住,使该区内人口不到300人,从而减少了人类对大熊猫活动的干扰和破坏,确保了其种群数量的增加。

  除拥有大熊猫良好繁衍生息的地理、气候、资源条件外,佛坪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持之以恒、精心有效的保护是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第三个原因。该保护区成立26年以来,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要求,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以保护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局、站、点三级保护体系,并在周边社区4个组建立了社区巡护队和反偷猎快速行动队,开展了常年巡护监测,有效遏制了乱砍滥伐、偷猎盗猎行为,创造了26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开展了20多年较为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为大熊猫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施社区共建项目,在帮助社区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同时,吸纳社区群众的参与保护,实现了区内植物资源保存良好,动物资源特别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稳中有升。近年来,在保护区内常能看到大熊猫追逐求偶,嬉水取食,攀树玩耍等憨态可掬的精彩镜头,除人们常见的毛色为黑白相间的大熊猫之外,已多次发现堪称国宝中之首的棕色大熊猫。2003年3月,雍严格首次在核心区三官庙地区拍摄到两处计11只大熊猫聚群繁殖交配的过程,当年秋季又拍摄到了两只雌性大熊猫产崽抚幼的难得场面。如今,佛坪人民形成了热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良好风气,若看见健康的大熊猫定然秋毫无犯,若发现患病的大熊猫则及时进行救治,历年救治患病大熊猫22只次,为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做出了贡献。(来源:国际在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