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京报:球员为什么是“罢”不是“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9:42 中国新闻网

  罢训,现在似乎成了球员讨要工资的最常用手段。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生用人单位长期欠薪的情况,劳动者通常会采取申请劳动仲裁等法律救济手段。那么为什么球员们就不能举起法律的武器来讨工资呢?

  导致球员拒绝法律手段的原因之一,恐怕在于他们当初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上本来就

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为了针对中国足协的“限薪令”,俱乐部往往会与球员签订一明一暗两份合同,明的那份用以应付足协的检查,暗的那份才记录着双方具体约定的金额。当初在签约时,希望获得高额薪水的球员很乐意采取这种违规的方式,但是一旦与俱乐部发生争议之后,球员们却发现当初的那点小手段反而套牢了自己。

  毕竟合同本身就存在着瑕疵,球员们谈起法律来也就并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另外一种担心,可以从谢晖当初与重庆力帆之间的欠薪纠纷中找到答案。当时谢晖明明打赢了官司,劳动仲裁部门裁决俱乐部需要支付400万元。但由于俱乐部在球员注册的问题上卡住了谢晖,因此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谢晖主动向俱乐部提出妥协,仅仅以70万元了结此案。这样一个结果,也让其他打算与俱乐部打官司的球员寒了心。

  长久以来,由于球员具有高收入、高曝光率的特点,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同时也是劳动者的事实。由此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球员的收入问题往往得不到足够的监管,在合同签订、个人所得税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另一方面,当这些球员成为劳动关系中受侵害的一方时,他们往往又无法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在有关部门那里获得公平的对待。于是在中国足球目前的环境下,球员们就像是一个脱离劳动法管辖范围的特殊群体。无论从法律还是体育的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种好现象,要想改变现状,则需要各界引入更多法制化、规范化的思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