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访萧万长:两岸市场结合 绝非简单的1+1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11: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厦门九月九日电 题:两岸市场结合,绝非简单的1+1

  ——厦门访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先生,九日出席在厦门首次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论坛”。论坛间隙,萧万长先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大陆市场与台湾市场相互结合为共同市场,其效力绝不是简单的1+1可以比拟。

  萧万长先生此行是第一次来到厦门,对厦门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厦门离台湾很近,来到厦门,一点也没有出门在外的感觉。由厦门市推及福建省,萧万长认为,福建位于海峡西岸,无论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还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看,都与台湾有着种种特别的关系,在推动两岸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

  一九九七年七月,福建省的福州、漳州两市被批准为大陆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萧万长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实践之后也发现有非常好的实效。

  不过,萧万长坦率地指出,这两个试验区,虽然已有若干成效,但成效有限。今年七月,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批准福建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福建全省,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萧万长对此予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将试验区从两个市扩大到全省,很有意义,是“两岸农业合作新的契机”。

  应建立两岸农业交流的常态机制

  萧万长先生认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虽然已经相当广泛频密,却仍有很多可以进一步磨合和开展的空间。对于未来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方向,他提出了三点看法。他认为,两岸农业合作应建立两岸农业交流的常态机制,可透过双方主管部门、民间团体、学术单位等的洽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其次,应开辟农业合作试验区,结合台湾技术、行销经验和大陆的天然条件及市场,建立互利共赢、共生合作的产销模式,再推广到其他地区;第三,应建立农业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

  萧万长举例说,这次他来福建,了解到武夷山也产名茶,可以媲美台湾高山茶,双方就可以互相借镜。日本人喝茶之风盛行,有很大的市场,两岸可以携手研究如何开放日本茶叶市场,一起赚世界的钱。

  两岸和平发展是“一中市场”政治基础

  谈到两岸市场的结合,萧万长精神倍增。

  他说,台湾市场发展至今,已具相当的规模,趋于成熟,在资金、技术、行销和管理等方面也许比大陆走得向前一点;而大陆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也已日渐崛起,展现出实力。如果这两个市场能有效结合起来,其效力就绝对不是简单的1+1,一定可以超过。两岸可以借此双赢互利,这正是他所致力发展的两岸共同市场的经济基础,当然,台湾从两岸共同市场的实施中所获效益会比大陆多;而缔造一个大中华市场,也就是“一中”市场,其政治基础就是赢得两岸的和平发展。

  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先要实现“三通”

  萧万长坦承,要实现两岸共同市场是个很长久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实现。第一步,要争取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只有经贸关系正常化,才能排除两岸经贸发展的障碍,才能实施其后的第二步、第三步。

  萧万长认为,这第一步正常化要实现,就先要实现两岸“三通”,必须实现这个突破。两岸往来,应直接三通,不要再经过第三地转机,转机很不经济。他说他也明了,这一问题主要不在大陆,而在台湾。然而,在大的环境尚无法改变之前,从小环境首先改变起也好。厦金直航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经过多年的运作,厦金直航的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小三通做好了,继而实现中三通、大三通,虽然无奈,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萧万长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目标充满期待。他希望这一目标早日达到,这样,两岸和平发展的愿景也一定能够预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