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能决定方言的命运?(评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7:04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最近方言又惹来不少非议。《人民日报》报道说,新学期到来,上海市六年级学生增加了一门新课程——拓展性课程《语文综合学习》,课本中出现了一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侬晓得伐》。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进入中学课本,在本就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引起了不少争论。而8月30日人民网上的一篇文章《南京话有没有走入文化误区?》,也把近来在南京引起广泛关注的“南京方言要不要发扬光大”的争论推向高潮。

  在话语个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公众之间产生一些争论,是人们对内心主张的一种压抑不住的揉捏与观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和另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观点不受侵犯而“水火不相容”,这似乎倒也是正常的状态。只是笔者在论战之中,感到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那就是,似乎谁都想决定方言的命运。

  我觉得,方言的存在和发展是既定事实,外在的论争基本上无济于事。就如同关于南京方言的争议四起,却毫不妨碍一首南京方言的网络歌曲《喝馄饨》在全国范围内走红一样。事实上,论证决定不了方言的命运,专家决定不了方言的命运,官员决定不了方言的命运……某种意义上,方言终究是“自生自灭”的。南京方言从历史上的吴侬软语变成现在以安徽民间土话和北方官话的混合为源头,表现了人类迁徙的结果,也表现了方言的随遇而安。

  当然,在诸多因素中,来自国家的强制力———严禁说方言,最有可能一时将方言置于死地。但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仅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暴力,而且,即便出现,它的作为也有限:方言的形式可以被剥夺,但是,方言所代表的文化意境和历史的韵味,以及种种活化石一样的价值体系,注定会伺机“反抗”。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各种对说普通话的倡导,而没有发现来自国家的强制力。我以为,这是对民意以及民间文化的尊重。当然,反对“方言发扬光大”一般只是反对将方言神圣化或者功利化,甚至滥用。滥用方言如果说也是对方言命运的决定,那么无疑是愚蠢的。但这种“反对”并非毫无值得警惕之处。有学者说“方言必死”。我以为这种说法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秉持这种理念,就可以对方言何时生、何时死发号施令。“决定”方言命运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暴力。多年来,因为香港、台湾电视文化的浸淫,粤语和闽南语在大陆取得的“优势方言”地位,令人吃惊。但很多人对江浙一带的方言不待见,理由也只是这里的方言“不好听”。这种偏执,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方言只会慢慢地消失。任何迫不及待的“决定”,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规律那里,只会是一种让人不待见的张牙舞爪。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11日 第二版)

  作者:南京 费十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