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准备应对流感大流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9:27 红网-三湘都市报

  据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朱玉周婷玉)近日在京召开的2005’中国流感防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杨维中透露,今年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中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以期对付可能到来的流感大流行。

  预警分4个级别

  杨维中透露了这个还未出台的预案大概框架。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划分为四个级别:一般(Ⅳ级)时为蓝色预警,即在人体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发病;较重(Ⅲ级)是黄色预警,即感染新亚型病毒并发病;严重(Ⅱ级)为橙色预警,指的是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在进行救治的同时,为了减少传播,疫情发生地的学校可以临时停课,工厂、机关单位放假。而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将发出红色预警,此时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也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在此期间,卫生部门将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

  大流行难以预测

  专家表示,目前距上一次流感大流行已有30多年,人类仍无法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将会在何地、何时到来,但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反复出现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担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流感大流行再次袭击人类将难以避免。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制定了《国家流感大流行计划指南》,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对计划。

  可致千万人感染

  杨维中表示,流感大流行向我们走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付流感的手段只有两个:接种疫苗和加强监测。

  流行性感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有超过10%的人遭受其困扰。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株均首发于我国。198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约半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

  据专家介绍,流感由于具有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抗原易变异等特点,尤其在大流行时,可以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感染甚至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数。预防流感的重点是加强易感人群的自身防护,包括开窗通风、加强锻炼、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方式。每年的9-11月,也就是流感高峰前1-2个月,被公认为是接种当年度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流感的突发性强,传染速度快,而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低,因此患流感的几率很高。同时,老年人的抵抗力也比较弱,一旦患上流感,病程就比较长,全身症状也会多而重,如发烧、头痛、咳嗽等。

  另外,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哮喘等,患上流感后容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的症状,从而引起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有调查表明,老年人因患流感引起并发症而住院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60岁年龄段有一成左右,70岁年龄段有二成左右,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4人中就会有1人。

  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不同。因此流感疫苗也和其他疫苗不同,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有关专家指出,根据今年WHO推荐的流感疫苗生产毒株,其中的一种就与去年不同,说明流感病毒流行株已经发生了变异。因此接种的疫苗也要每年更新。同时,专家还提醒,接种疫苗要及时,最好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到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推荐的接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到11月份。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三种流感疫苗:全病毒灭活苗、亚单位疫苗和裂解型疫苗。三种全部为病毒灭活疫苗,不会因为接种疫苗而感染流感,但全球使用最多的还是裂解型疫苗。它的保护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好,价格也适中。

  相关资料

  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流感和感冒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两者虽然病症相似,但致病原因和危害却截然不同。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的罪魁祸首则是流感病毒。对于患者而言,流感的危险之处在于它严重的并发症和高死亡率;对于大众,危险则在于它强烈的传染性,它可以通过飞沫迅速传播甚至引起爆发。有时一个地区发生了流感,几个小时后,流感病毒就会随着飞机、火车、汽车被携带到另一个地区。

  历史上,流感就曾扮演过“疯狂死神”的角色,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席卷全球,夺去了2100万条生命,感染人数达到6亿,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流感已成为全球所有传染病死亡之首。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