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10:00 乌鲁木齐晚报

  时光平静流淌,历史却跌宕起伏。

  新疆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改革大潮推动下,转瞬已经历了20多个年头。这一伟大变革的收效,无论在见诸于各类媒体的数据、图像和文字中,还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里,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可以说,在祖国这片六分之一的土地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哪个民族,也无论哪种语言,“改革”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一

  让我们回到28年前。

  新疆太远了。当1978年皖北21户农民在土地承包合同上悄悄摁上手印,点燃了农村改革的星火时,新疆农牧区的男女老少仍处于“一声钟响同出工,一口大锅搅稠稀”的“一大二公”生活中。

  在当今“技术、管理、经营”三大革命可以将任何一个穷乡僻壤卷入世界市场的时代,作为中国最大的行政区,新疆能世外桃源,春风不度,当一只把脑袋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吗?

  不。不甘落后的新疆,几乎与全国同步,在广阔的农牧区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牲畜折价归户、以及包干到队的生产队已占全疆生产队总数的70%。一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开,逐步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经营体制的变化极大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90年,全疆98%的农牧户和90%以上的耕地和畜群实行农牧户家庭承包经营。而且,农牧区经营权的这一承包30年不变。

  改革向城市推进。一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疆展开。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全疆国有企业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的几大步改革。到1996年底,组建国有企业集团97个,经营总资产50多亿元。

  尽管如此,新疆的一些国有企业却仍像裹着神话中的“紧身衣”,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大网总是挥之不去,总像有一道坎迈不过去。这道坎就是“所有制”。国企改革,就是要发展企业间的商品关系,而商品关系不能在所有者内部发生。过去的改革方案,说到底,都是在“全民所有制”这一巨大无比的所有者内部打转,因此无法建立企业间的商品关系,顶多是给产品包裹上一个“商品外壳”。

  所有制问题成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改革的锋芒直指所有制:公有制应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与其他社会资本适当分工……一个个新观点,为国企的所有制改革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我区把所有制改革当成国有企业改革的“牛鼻子”,将“国有”的一统天下变成了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所有者形成的合理所有制结构。从1996年到2004年的我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所占比重由2%上升到80%,国有企业的比重则由76%降为13%。从1995年到2004年,我区97家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企业集团的69家母公司、80%的中小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

  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起到了“稀释”我区单一所有制过高过广的作用。到2004年底,我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有47万和4万户,注册资金分别为87亿元和643亿元。

  二

  牵一发而动全身。理顺了所有制,计划经济时期那些凭票供应、或企业间交换的形似神非的“商品”,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批条子、走关系、甚至暗箱操作的所谓“商品”,开始恢复商品的本性。健康发育的商品“细胞”不断生长,其日益壮大的力量正在支撑我区现代市场。

  所有制结构合理化,使我区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巨大提高,绝大部分资源已改为市场配置。目前我区社会商品零售的市场调节价格比重已超过95%;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社会消费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商品比重分别为92%、98%、88%。由政府定价的商品只有18种。各类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全疆现有上市公司27家,2004年底总市值405亿元,累计募集资金111亿元。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人才市场、土地市场、矿权市场也有较快发展。

  所有制结构合理化,促成我区国有资本和其他资本的合理分工。到2004年,新疆77%的国有资本集中到石油石化、电力、钢铁、煤炭等国计民生重大或关键行业。同1996年相比,2004年我区国有国控企业减户63%,总资产却达到1968亿元,增加68%。番茄制品、种植养殖、松木家具、啤酒花、果蔬汁、水泥、石材、公路运输等产业已由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它们的经营规模很大,经营得一点也不比国有企业逊色。

  由于改革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到2004年,全疆改制的国有国控工业企业已连续5年总体盈利,2004年盈利总额209亿元。和1995年比,国有国控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倍。1980年以来,我区乡及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累计投资1787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从1980年起,全疆乡及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总产值平均年增57%。2004年我区非公经济共完成生产总值481亿元,占全区22%;上缴税金17亿元,占全区19%。

  无论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都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04年全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503元和2245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分别增长了23倍和18倍。我区仅非公经济就吸收就业131万人。2004年全疆实现就业再就业37万人。各族农牧民由土地承包焕发了生产积极性,使新疆吃调进粮的历史从1983年起结束,以后年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2004年全疆大农业(农林牧渔)增加值445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7倍。2004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当年就使全区农牧民减负2亿元。

  三

  如果说发展是硬道理,那么深化改革就是发展的硬道理。改革并非尽善尽美,新疆要走向世界,改革的步履不能间断。

  原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发仁谈起新疆经济体制改革时说:“改革不仅源于政府、学者和群众的良好愿望,而且由国内外的大环境所决定。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疆是躲不掉的。国内外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不会因新疆的某些特殊性而网开一面。因此我区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应该更多强调国内外市场的共性。”

  市场,是人类智慧设计的最神奇的社会组织形态。新疆的改革要乘“市”而上。自治区党校经济学教授高建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新疆消费品市场发育不错,煤、电、油、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大部分比较稳定,但是资本、劳动、技术、服务、产权等要素市场尚显不足。要发展新疆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直接融资。要发展含有常规劳动力和高级人才(包括企业家)的劳动市场,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市场。服务市场不光是拌面、美容一类生活性服务,更要有咨询、投资等经营性服务。

  春天的美丽是因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也应该有多种形式。新疆财经学院教授马洁告诉记者:“产权改革虽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但却不是一改就灵,还要改进国有产权的实现形式。不但要有科学的制度设计,而且还要有保障制度实施的手段。”

  阔步前进的新疆,改革的步履正在加快。改革已成为推动新疆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劲力量,成为新疆与世界接轨的巨大助推器…… :(责任编辑:高毅写信)

  作者:朱希玲

  (来源:新疆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