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共赣州市委副书记:赣州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21: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3日电(记者闻育旻)中共赣州市委副书记庞鸣今日上午在“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赣州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时谈到,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庞鸣副书记在讲话中特别介绍了赣州红色旅游的资源。他说,赣州市地处江西省南部,人们习惯上也常称这里为赣南。赣州市的东、南、西面分别与福建、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国土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近四分之一,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五分

之一,这两项指标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均列首位。早在220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有县郡建置。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现有人口中95%以上是客家人。赣州有秀美怡人的山川河流,目前森林覆盖率达74.4%,部分县超过80%。赣州还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仅版图最大,人口最多,而且是中央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指挥中枢,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她是新中国的雏形和基石。2001年10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曾指出:“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在这片红土地上,造就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一批政治领袖。新中国1955年授衔的10大元帅中的9位,10位大将中的7位,57位上将中的35位,以及106位中将、440位少将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他说,这片红土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毛泽东同志关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依托、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关于在中国农村根据地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中国红军建设和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等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都是在这里初步形成的。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兴国调查》、《寻乌调查》等光辉篇章。

  这片红土地还是我国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1929年1月,朱毛红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时只有3600余人,到1933年6月就发展到12.7万余人;从单一的步兵发展到有步兵、炮兵、工程兵、通讯兵等兵种,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作战能力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开始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军队建军原则和红军战略战术思想。

  这片红土地,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是新四军的红色源头之一。赣州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全市18个县(市、区)中,有13个苏区全红县,4个游击县。全赣南苏区人口共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余人,参加支前作战的有60余万人。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约有8.7万人,其中赣南籍子弟达5万余人。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在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0.8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革命老区因其光荣的历史,成为令人神往的革命圣地。1972年冬,邓小平同志到他曾工作和生活过的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等县视察。1996年以来,江泽民、胡锦涛、杨尚昆、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到赣州革命老区视察。中央国家机关先后有40多个部委办局前来瑞金寻“根”,拨专款修复临时中央政府相关部委旧址,建立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年,为纪念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长征组歌》故乡行”活动,邀请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长征组歌》剧组到我市兴国、于都、瑞金等地巡回演出。这是《长征组歌》自1965年上演以来,首次在其词作者肖华将军(兴国人,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故乡、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在广场进行整场演出,在赣南引起强烈反响,观众累计达十万人以上,也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