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管凶猛 弱势有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8:1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有人称,当前社会存在着令人不忍卒听却又逃避不开的三种丑闻:矿难、民工被欠薪、城管打人。如此总结,应该说是有着充分依据的。就以“城管打人”来说吧,诸如城管踢死胎儿、油泼小贩这类的新闻,并不鲜见,而且情节之恶劣愈是变本加厉。有理由认为,“城管打人”,即便不能称做公害,其影响之恶劣也已经足够引起警惕———这是因为,城管所打之人,基本上属于社会上艰难求生的弱势群体。

  我想,现在如果谁说城管人员如此施暴只是因为个人素质问题,很多人是不会相信的——如此多发恶性事件,已经足以证明对这一队伍的节制已经出了问题。可以对比一下,街头违章的公私车辆那么多,闯红灯、酒后驾车的各色驾车人也不少,但有谁听说过驾车者挨打挨撞被烫伤被踢死的事情吗?没有。但是,这些“马路杀手”的危害要胜过小摊小贩很多啊,为什么他们却总是能够得到“人性化执法”?为何只见城管打小贩,不见交警打司机?因而,城管打人问题暴露出的,是城市管理者价值取向的偏差,进一步说,即对弱者的制度化、群体化歧视。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城市的管理者将在城市艰难谋生的草根阶层,视作城市的累赘,必欲驱之而后快;如果城市的警察不是想着将盗贼清理净尽,而是试图“放水养鱼”谋取私利;如果城市的建设者不是想着如何给人们方便的生活,却整天忙于给马路“开拉链”赚取工程回扣;如果城市的企业主都将进城谋生的农民工视为可以随意榨取的廉价劳动力,压根就不愿意让他们分享一点现代文明;如果医生失去了医者之本心,面对病号只想着用手术刀从其肚皮上刮一层金;如果每所学校“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理想都退居次席,只想着能通过招生收费谋取自己的福利……如果是这样,则这个城市或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严重畸变。

  毋庸讳言,在当前,我们的社会表象中便出现了上述问题中的大部分。以城管打人事件为例,这似乎是当前城乡关系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新时期城市强势和弱势阶层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据山西晚报)

  深度分析

  两大矛盾执法难度加大

  近来涉及城管执法的新闻不少。一方面是暴力(或非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城管执法人员野蛮执法事件屡屡曝光。

  结合日常所见所闻,我们会发现小摊小贩不服城管执法人员处罚的现象随处可见。常常是城管人员前脚刚走,先前“作鸟兽散”的小商贩们又会突然冒出来,而周边百姓该买什么还买什么,丝毫不觉得与这些人做交易有什么不妥。为什么城管执法如此之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商贩“以身试法”?除了确有一些经营者目无法纪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有的。概括起来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规划整治与社区居民生活便利的矛盾,是较高收入人群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与较低收入人群维持基本生活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我们认同城市发展势必会暂时影响一些人利益的观点。如果这些被影响者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妥善的安排,而使生活水平下降或谋生手段被剥夺,抑或是,城市的发展原本并不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而是由于部分城市管理者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城市较低收入人群的生计问题,那么,某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可预见的。如果有关城市管理的法规只是从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出发,而较少考虑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的生存空间与生活便利,不能同时关照城市人群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这种法规在执行过程中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难度就可能加大,执行起来自然就会遇到某些阻力。

  市场经济是各种各样的大小经营主体自由竞争发育成熟的。我们要帮助企业形成规模以应对国际竞争,但是也不能忽略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对减缓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城市为数不少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并不需要多少成本与技能的小型蔬果摊点无疑能为他们自食其力提供机会;我们应该大力培育完善大型的商业服务网络,但是也不能轻视散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摊点对市场繁荣的补充———对于需要救助的城市低收入人群而言,价格低廉的小型摊点,亦会使他们的一日三餐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必须正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妨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一些新的思路。如果把城市比作人,那么市容就是脸面,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心。市容整洁有序是外在的美,老百姓生活幸福是内在的美。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动人的美丽。(据工人日报)

  人性执法:先安置再整治

  无照设摊、占道经营,容易妨碍交通秩序,影响环境卫生,不利于良好城市形象的创建。有鉴于此,城管部门秉承服务社会的宗旨,加强对无证摊贩的查处和整治,按说无可厚非,理该得到市民支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看似合理的执法行动,却屡遭阻挠,甚至在遭遇百人围困之时竟无市民施以援手,被迫向警方求助,个中原因实在值得反思。

  弱势群体更需要关怀

  事实上,面临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数量的进城农民和下岗职工,为维持生计,迫不得已步入小摊小贩行列,靠做小生意勉强度日。虽然因为他们的占道设摊或非法经营会给城市增添麻烦,但在维系民众生计,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却存在相当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摊位可能就是一家人生存的根本,简单地整治和取缔,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存现状,而由此产生一些强烈的反弹自然也很难避免。生活中常见的“城管一到,摊贩四处乱跑”的怪象,既让百姓寒心,也有损政府和城市形象。从关注民生的宗旨出发,相对于城市其它市民而言,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更需要关怀,更应该获得宽容。

  加强对摊贩的扶持和帮助

  要提高城市管理的成效,需要转换管理思路,变堵为疏,加强对摊贩的扶持和帮助,逐步引导和教育他们步入合法正规的经营之道。在这方面,四川乐山城管部门“先安置再取缔”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值得借鉴。通过在社区或城市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多开辟集贸市场,挖掘社区就业潜力等办法,给商贩们提供经营场所,满足附近居民不同档次的购物需求;同时,降低乃至减免困难群众进场经营的赋税和管理费用,以吸引他们入市交易,获取正当合规的谋生之道。这一人性化管理方式带来了城市管理的良好成效,真正达到了摊贩欢迎、市民高兴、政府满意的共赢局面。

  相反,如果不从深层次上详加分析,而简单地把整治和取缔手段当作治本的方法,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又起瓢,不但无助于做好城管工作,反而很可能陷于孤家寡人、无人称道的窘境。(据京华时报)

  “扫荡”还要到何时

  为了加强城市市容管理,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成立了市容监察执法队伍或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在一些城市,人们常常可以见到,在取缔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等有碍市容观瞻行为时,市容、城管执法者们常常出动大卡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违规摊点、广告牌一举取缔,违规物品一律收缴,扔上卡车,拉走了事。大卡车所到之处,小商小贩四处奔逃;大卡车“扫荡”过后,哭声骂声,此伏彼起。类似这样的“扫荡式”城管执法,在一些城市中并不鲜见,已经成为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个“顽疾”。

  “扫荡式”执法

  不能根治违规现象

  城管执法实属必要,但不应该用“扫荡”的方式来执法。诚然,城市管理者直接面对面广量大、流动性强的违规小摊贩,工作难度很大。但是,粗暴的“扫荡式”执法方式,既不能根治违规现象,也败坏了执法者应有的良好形象。那种以为纠正违规“师出有名”就可以肆意妄为的“扫荡式”执法,自身违法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比一般乱设摊点的小商贩违规行为更有害。设想一下,一群执法者“扫荡”过后绝尘而去时,身后留下群众的骂声和愤怒,对政府和执政部门与群众的关系,难道没有损害吗?以这种方式整治城市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利还是更有害呢?

  文明执法

  应合理规划方便群众

  非要以“扫荡式”执法才能管住违规行为吗?非也,这只是那些不肯文明执法的懒惰者找出的借口,只是不称职的城市管理者的“笨办法”。许多市容违规行为,究其根源,大多与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合理相关。小商小贩违规摆摊设点所以能有市场,多是因为城市相关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完善;店家违规设置广告牌,与申请户外广告渠道不畅、手续烦琐、费用较高也有密切关系。市容管理部门只有协同相关部门,改进服务,解决问题,满足群众需求,才能从根源上减少和遏制市容违法行为发生。实际上,在许多城市中,由于管理上多管齐下,由于预防在先,由于合理的城市规划,由于设置方便群众的经营网点,从根本上治住了街头的违法违规经营。

  城市市容管理的本质是行使公共权力,保障公众利益,是一项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城市市容管理执法者应该自觉地换位思考,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文明执法,坚决不搞“扫荡式”执法。只有这样,城管执法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促进而不是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据新华社)

  大众声音

  维护城市整洁,还居民一个好的环境,这本无可厚非。但以罚款代替管理,粗暴执法却屡见不鲜。摆地摊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是有钱人还能摆地摊吗?假如他们是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你的兄弟姐妹,你心里会怎样想?我也是一名公务员,一名人民警察。我们拿着老百姓给我们发的工资,应多为百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文明执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百姓,倾听和关心草根阶层的疾苦和呼声。尊重百姓,同时也是在尊重社会,尊重自己健全的人格。请尊重这个社会,不要再出现野蛮执法的现象了!

  IP地址:218.58.97.*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